正文 第11章 高等種子植物(1 / 1)

1.大葉藻

大葉藻主要生長在湖邊,也叫做海馬藺、海帶菜等。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遼寧、山東沿海地區。在每年的春夏季節可以采收。

大葉藻葉鹹,性寒。它能消痰軟堅,利水泄熱。在很多家庭中,都是把采收到的大葉藻洗淨,放在外麵通風的地方等到了幹透的時候儲存起來備用。

2.紅樹植物

紅樹植物是一類生長在熱帶海洋潮間帶的木本植物。例如,紅樹、秋茄樹、紅茄苳、海蓮和木欖等。退潮以後,紅樹植物在海邊形成一片綠油油的“海上林地”,也有人稱之為碧海綠洲。它們對調節熱帶氣候和防止海岸侵蝕起了重要作用。而由紅樹植物構成的樹林,就叫做紅樹林。紅樹林主要生長在熱帶地區的隱蔽海岸,常在有海水滲透的河口、瀉湖或有泥沙覆蓋的珊瑚礁上。有些木本植物既能在潮間帶成為紅樹林群落的優勢種,又能在內陸生長,我們把它們稱為半紅樹植物。在紅樹林中,所有的草本及藤本植物被稱為紅樹林伴生植物。

紅樹植物主要分布在泥質灘塗上,也有少數在泥沙灘上生長。在這種黑色泥質土壤條件下,由於土壤通氣不良和鹽漬生境以及風浪的作用,紅樹植物有許多生理和形態方麵的適應性變化,如支柱根、各種形式的呼吸根及許多胎生幼苗等等,這些都是大家所感興趣的。紅樹植物的用途很多,人們把它稱為具有保護海岸和灘塗,滋養魚、蝦、蟹,用於建材、製藥、造紙、製革、抗汙染等多種用途的海濱之寶。目前我國有紅樹植物26種,半紅樹植物11種,紅樹林伴生植物19種。

我國的紅樹林自然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台灣和海南等5省區。其中廣東有10種,廣西有9種,福建有7種,台灣有9種,海南有24種;另外浙江省於20世紀50年代引種後,目前也有一種成活。

3.“海藻之王”—巨藻

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的淺海裏,人們可以見到一種長達百米的怪物,顏色墨綠,外形像蛇,稱它為“怪蛇”。其實,那根本不是什麼怪蛇,而是一種巨大的海藻—巨藻。

巨藻是海藻中最大的一種,它的身體特別長,重量達180千克,生活在7~30米水深的海區。巨藻沒有真正的根、莖、葉,借助於基部的假根固著在海底岩石或其他物體上。假根處長出的“莖”是直立的,但從假根著生的地方到“莖”的末尾,全都是彎彎曲曲的,隨浪擺動,活像一條可惡的“海蛇”。

巨藻是一種多年生的冷水性植物,每年老葉死去,新葉會很快得到重生,壽命約為8~10年,最長的可達12年之久。

另外巨藻是海洋中生長最快的植物,這種驚人的生長速度使其它生物望塵莫及。春夏季節,水溫適宜,它每天可長高30~40厘米,生長最快時,每隔16~20天,麵積就翻一倍,每隔20~30天,長度就翻一倍。一般海藻的長度為100米,有的可達300~400米,最長的有500米以上。它的身高在20米以上,最高的有50米,體重達幾百千克。它們很快地連結成片,形成一座海底森林,麵積可達數百平方公裏,因此巨藻被稱為“海藻之王”。

4.小球藻—宇航食物

在太空飛行的宇航員,宇宙飛船就是他們唯一的活動天地。要想作長時間的太空旅行,必須攜帶體積小、重量輕、營養價值特別豐富的食品,還要解決呼吸新鮮空氣的問題。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小球藻很可能成為宇航員食品。

小球藻是一種低等植物,具有高超的“分身法”,生長繁殖迅速,體重在一天之內可以突飛猛進地增長,有時可以增長100倍!小球藻的葉綠體中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在陽光下可以進行強烈的光合作用。它含有極為豐富的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和維生素C。

它的營養價值大大超過雞蛋、牛肉和大豆,因而享有“植物肉”的美稱。

綠色的小球藻可以進行強烈的光合作用,光合效率超過陸生綠色植物的10倍。宇航員呼出的二氧化碳正好是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而它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放出的氧氣又正好能供給宇航員呼吸所用。

如果把活的小球藻放在飛船的特殊裝置中,它們就可以迅速繁殖,進行光合作用,充當飛船艙內特殊的“空氣淨化器”,而且這種活的空氣淨化器可以循環使用。另外,如果設法解決小球藻作為宇航員特殊需要而又能及時供應的食物問題,小球藻就能一物兩用,成為宇航員的理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