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那可能是一條鯨魚在遊呢。”船長拿望遠鏡看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句。聽船長這麼一說,大家都鬆了一口氣,一場虛驚才算過去。“布裏尼爾”號離那個黑點越來越近了,大家這才看清楚,原來那是一條大海豚。
奇怪的是,這條海豚見船來了不但不遊走,反而跟著一起航行,不一會兒工夫又遊到前頭,與“布裏尼爾”號保持一段距離,就是不肯離去。
“船長先生,我看它好像在給我們領航呢。”正在操舵的掌舵者提醒說。
“領航?”船長也好像發現了什麼。
“海豚能通過的地方,應該沒有礁石,咱們先跟它走一段再說吧。”在船長的指揮下,航船緊緊地跟著那條大海豚前進。
海豚在水流湍急的航道上向前遊著,靈活地避開了一個又一個暗礁和險灘,帶領著“布裏尼爾”號平安地駛出了海峽。這件事從此在水手中傳開了。後來的船隻也遇到了同樣的事,隻要跟著那條海豚航行,就能順利通過海峽。海員們為表達對這隻海豚的感激之情,就用海峽的名稱給它起了個名字:“伯羅魯斯傑克”,後來就幹脆叫它“傑克”。
無疑,傑克是個很棒的領航員,在此後的日子裏,傑克自願為船隻領航,把一艘又一艘船引過危險的海峽,勤勤懇懇工作了22年。
4.海豹好伴侶
英國人羅娜·法爾住在蘇格蘭北部一個偏僻安靜的村莊裏,她非常熱愛野生動物。有一天,一位漁夫為她送來一隻不滿5千克重的斑海豹,她給它起名叫勞拉。斑海豹是海豹中最聰明的種類,勞拉很快就習慣了在法爾家的生活。它講究衛生,知道法爾家門口衣櫥的底層有一張供它專用的油布。每次它從海邊回來,都自己用嘴取出油布,把它攤平,然後趴到油布上,等濕漉漉的身子幹了以後再進屋。
天長日久,經過訓練,勞拉還學會根據法爾的口令去取各種東西,會獨自跑到郵遞員必經的小山上,從郵遞員手中接過信件送回家。
更使人驚奇的是,勞拉特別愛聽法爾彈琴,甚至還跟著琴聲左右搖擺起來,有時還能哼哼兩句。法爾就用手風琴伴奏教勞拉唱歌。勞拉學會了民歌《咩,咩,小黑羊》、《丹尼的小男孩》等。雖然它發音含糊不清,可音調卻很準確。後來,勞拉還學會用前齒咬住琴錘,在木琴上敲奏它熟悉的音樂。勞拉為法爾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是名副其實的好伴侶。
5.“不忘舊情”的海獅
人類作為萬物之靈,具有很多其他動物沒有的優勢,但是並不是人類集所有優勢於一身。其實在大自然中有許多動物都具有很強的記憶力,有時甚至可以辨出人的聲音。有這樣一件趣事:一次,一艘載有一群馬戲團裏的海獅的輪船在海上遇難,大部分乘客葬身魚腹,幾隻海獅卻乘機回到了它們的老家,自由自在,同一大群野海獅一起生活了。
幾年後的一天,一位曾經訓練過海獅的馴養員偶然在海岸上行走,岸邊岩石下麵正巧棲息著輪船失事時逃掉的海獅。這時馴養員大聲招呼他的一個老朋友。突然,這群海獅聞聲破浪而出,爬上岩石,搖搖擺擺奔向馴養員,偎在他身旁,久久不肯離去。
6.深受姑娘們喜愛的鏡子魚
在臨近地中海的阿爾及利亞,那裏的姑娘幾乎每人都有一麵奇特的鏡子,用來化妝和打扮。這種鏡子有一個花紋精細的彎柄,背麵有一組圖案。鏡麵晶瑩閃亮,能清晰地映出姑娘的臉龐。
仔細觀察一下,你會驚奇地發現,那根本不是一麵鏡子,而是一條硬邦邦的魚幹。鏡子的彎柄是魚尾;背麵的花紋是魚鱗,閃閃發亮的鏡麵是魚肚子。這種能做鏡子的魚,當地人把它叫做鏡子魚。
鏡子魚的肉非常鮮美。但是如果把它放進鍋裏一煮,它就立即化成了魚湯。所以,要想吃這種魚,隻有把它醃製成鹹魚幹,才能保存住魚肉,成為美味佳肴。
7.水母能預測風雨嗎?
你相信嗎,水母有預測風雨的本領。當大海風平浪靜時,水母在近海處悠閑自得地升降、漂遊。不一會兒,它們像聽到什麼命令似的,紛紛離開海岸,遊向大海深處。一會兒,狂風呼嘯而來。波濤洶湧,風暴來臨了。
水母為什麼能預知風暴的來臨呢?科學家經過多年的觀察與研究,發現水母有一套構造特殊的聽覺器官。當海上風暴來到之前,空氣與海流相摩擦,會產生出一種人身感覺不到的振動頻率為8~13赫茲的次聲波。次聲波傳播的速度比風暴快得多,它衝擊著水母“耳”中的聽石,聽石又刺激神經感受器,水母就能預感到即將來臨的風暴了。科學家揭開了水母預測風暴的奧秘後,就模仿水母的感受器,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報儀。這種儀器由喇叭、接收次聲波的共振器、壓電變換器及指示器組成。喇叭能作360度的旋轉,當它接受到8~13赫茲的次聲波時,旋轉會立即自動停止。人們根據指示器的指針,還可知道風暴的強度。這種儀器一般可以提前十幾個小時作出預報,從而保證海上航行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