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類對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
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多樣,人類對於海洋生物資源的利用可謂由來已久。我國近代對於漁業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大致經曆了這樣幾個時期:穩定發展時期(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生產徘徊時期和捕撈過渡時期。
無論在哪一個時期,人類以海洋生物為基礎原料,生產各種對我們生活有用的物質。這其中包括我們離不開的食品、藥物;人類生活的新材料、新能源物質;還有海洋生物農藥、肥料等。
全球海洋總的漁獲量,已經成為世界上動物蛋白的最大源泉,來自海洋的動物蛋白占人類所需動物蛋白的2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水產品的加工率(折合原料計),發達國家為70%,我國隻有30%。不過隨著海洋生物技術的發展,我國在不遠的將來必將能提高漁獲物的加工率,提高水產品的利用率。
海洋生物是生物活性物質的寶庫,海洋生物中的很多物質是為人類提供藥物的來源。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從海洋生物中分離得到6000餘種結構明確的化合物,且其中有近3000種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這些活性獨特化合物的結構,給藥物學家提供了難得的藥物設計分子模型,啟迪著他們的藥物設計思維。
人類利用海洋生物的各種特性和能力,合成和生產其他新材料,被譽為新時代新材料。例如美國科學家正在研究把銀膠菊基因轉移到海藻,企圖利用藍藻大量生產天然橡膠;日本TDK公司從1988年起與東京農業研究所合作,研究用磁細菌生產超高密度的磁性記錄材料。這些都是海洋生物技術的應用成果。而且我們相信,我國在利用海洋生物方麵也並不會落後國外太久。
關於海洋生物在新能源方麵的研究,國外有些研究機構正在研究開發產氫藻和產油藻,利用固定化藻類生產氫能。美國海洋能源研究所已開發出通過養殖海藻提取燃油的實用技術。每平方米水麵的海藻每年可提取燃油150升以上。據推測,21世紀將出現以海藻為原料生產氫燃料的行業。到了那個時候人類就不會為空氣汙染而大為苦惱了。
另外,海洋生物農藥、肥料和海水養殖是海洋生物技術的另一重要領域,是海洋農牧化的主要技術支撐,也是提高水產品產量的重要途徑。目前,它對海水養殖的主要貢獻之一是用基因工程培育了優良品種,近年來最大的成功是轉基因魚的培育。它利用細胞融合技術來改變某些經濟魚類的習性,培育特殊用途的藻類,都獲得了成功。它對海水養殖的第二個主要貢獻就是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對魚類病原體進行靈敏快速的診斷。
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人類關於海洋生物的利用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2.我國海洋生物資源發展潛力巨大
我國海洋生物資源非常豐富,海洋生物資源高達20278種,其中魚類3032種,螺貝類1923種,蟹類734種,蝦類546種,藻類790種。其中,作為經濟捕撈對象,在漁業統計和市場上列名的有200多種,這些足以表明我國海洋水產生物的資源豐富和物種豐富度高。我國的海洋漁場是世界上重要的漁場之一,如果在保持生態平衡的條件下,年捕魚量可保持在500萬噸以上,是發展淺海養殖業和海上牧場,形成具有戰略意義食品供應基地的重要資源。另外,遠洋漁業也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從海水增殖來看,我國沿海灣眾多,水質肥沃,海水增殖條件優越。目前增殖的主要是短距離洄遊的高值品種,整個放流種類和數量尚屬小規模試生產。即使放流曆史較長,生產規律明顯的品種,其增殖放流水平仍很不穩定。人工魚礁的漁場效果總體上也未達到可供大量生產的水平。通過科技進步和科學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海水養殖,增殖單位麵積的產量和質量。如果平均單產都達到目前國內平均最高水平,那麼即使不增加養殖麵積,也可以使我國養殖產量增加一倍,而且養殖品種也由最初的海帶養殖,發展到蝦、貝、藻、海參、魚等多品種,使我國成為世界水產人工養殖大戶。對於海洋增殖業來說,如果增殖技術發展,也將大大提高生產潛力。
3.海洋生物資源的新利用
你知道嗎,除了以上介紹到的關於海洋生物資源的利用,在現代科學的進展上,科學界對於海洋生物的利用又有了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