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親臨洞庭湖(3)(1 / 3)

濕地保護不僅需要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管理和政策指導,而且需要科研、教育以及各類社會團體的廣泛參與。在中國濕地水環境保護方麵,應該大力發揚社會組織的作用,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對普通公民進行宣傳教育,使每一個公民都懂得濕地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公眾保護濕地的自覺性。政府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以及普通公民應該團結合作,建立有利於調動各方麵積極性的濕地保護工作機製,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以及兩者互相支持、緊密合作的良性關係,通過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實現濕地保護的目標和任務。

長期以來,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人們蔑視自然,信奉人定勝天,將環境成本計算為零,甚至為了發展,還要“適當”破壞一下自然。如今,大大小小的“破壞”,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時段,釀成了各種生態災難。

人類文明史告訴我們,自然地理環境將決定人類文明的興衰。生態演變與人類文明的關係為:“順生態規律者昌,逆生態規律者亡!”這是古今中外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條定律。古埃及、古巴比倫、中美洲瑪雅文明等古文明之所以失去昔日的光輝,或者消失在曆史的進程中,其根本原因是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生態係統。

生態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基礎。曾經的洞庭湖,激蕩著李太白的“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和“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回旋著白居易的“愁見灘頭夜泊處,風翻暗浪打船聲”;長吟著薑白石的“洞庭八百裏,玉盤盛水銀”。那磅礴的氣勢、那浩大的胸襟以及長歌當哭的憂思令我們傾慕不已。

最後,再強調一次:保護洞庭湖的生態環境,維護洞庭湖的生態平衡,刻不容緩!

洞庭湖的傳說

相傳,在古老的年代,洞庭湖是一望無際的八百裏平川。平原上住著一戶卿家財主,擁有萬貫家財,良田千頃,九進大宅院,樓高三層,氣派無比。老兩口有一雙兒女。卿家四口都是愛財如命的吝嗇鬼,財主婆的心腸更是歹毒無比。由於卿家為人狠毒,聲名狼藉,遠近鄉民無不恨之入骨。卿家雖然富足無比,但老兩口卻有一樁心事未能了卻。那就是他們的兒子早已及冠,女兒已到二八妙齡,都還沒有成親。

一年秋天,天高氣爽,柳絲垂金。一天,忽見天上出現五色彩雲,從雲端裏飄飄然下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帶著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慢悠悠地來到卿家大院子前。姑娘看到卿家滿地坪黃燦燦的苞穀,一盤盤白鮮鮮的薏米,喜笑顏開地對老翁說:“爺爺,這戶人家真的好富有啊!珍珠瑪瑙用鬥盤曬,金錢糧米就不知有多少了啊!”老人點頭笑了。姑娘又說:“爺爺,我就在這裏安家落戶吧!”“好咯,就在這裏住下吧!”

原來,這一老一少就是太白金星和東海龍王的三公主!隻因三公主到天庭拜見玉皇大帝時,失手摔破了一隻淩冰碗,玉帝大怒,命太白金星領她來到凡間受苦受難。

三公主和太白金星化作流民模樣,進到卿家宅院裏去了。

卿財主見走進來一個白發公公和一位美貌姑娘,連忙問道:“請問長者到此何事?尊姓大名?家住何處?”

太白金星迎上前去,答道:“老翁姓白,東海人氏,兒子兒媳婦早年病故,膝下隻有這個孫女。她叫三姑,今年芳齡十六,讀過詩書,會理家務,通情達理。早聞員外令郎聰穎過人,因故還未婚配,今我特意將孫女帶來相許,不知員外您意下如何呀?”

卿財主聽了,像是吃了蜜糖一樣,甜到心裏去了,忙招呼落座,喚侍人前來敬茶。自己跑到後房,找老婆子商量去了。

財主婆來到客廳,見了三公主,不覺動了心意。對太白金星說:“好吧,老爺爺!既然看得起我卿家,今天正好是黃道吉日,就讓他倆成親吧!”

當夜,卿家張燈結彩,鼓樂喧天,鞭炮隆隆,三公主與卿家公子拜過天地,入了洞房。太白金星喝過喜酒,見三公主完了婚事,就悄然返回天庭複旨去了。

按照當地的風俗,新娘過門三日之後就要下廚做飯,侍奉公婆和丈夫。第四日淩晨,三公主早早起來做飯。她來到廚房,隻見裏麵黑咕隆咚,便點亮油燈,準備吹火。但是爐膛沒有柴草,水缸裏沒有水,油鹽壇子裏沒有油鹽,米桶裏隻有一點發黃的黴米。三公主看了不由得驚訝不已:卿家如此富足,為何廚房裏這般模樣呢?也許是卿家故意給自己出的難題吧?她隻好到菜園裏摘些鮮綠的青菜,去河裏撈些肥美的魚蝦,從集鎮上買來肉、油鹽和幹柴。不一會,炒出來一盤盤熱氣騰騰、色鮮味香的佳肴。炒好之後,她先嚐了嚐,味道怎麼是苦苦的呢?她不得其解。廳堂裏的人正等著上菜咧!情急之時三公主突然打了一個噴嚏,鼻涕和唾沫星子飛灑到了幾個菜盤子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