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疾風驟雨(六)(1 / 2)

他這話實已在溜須拍馬了,陸明夷卻仍是不動聲色,說道:“多謝梁將軍。”

他說得很淡,梁侍奇更加欽佩,心想陸明夷年紀輕輕,如此沉穩,真不愧名將之後,真是個大將之才。照他的意思還想再說上幾句仰慕的話,陸明夷卻已在與許寒川說著什麼。兩人說得很輕,梁侍奇自不如硬湊到跟前去插話,正有點不自在,這時程迪文帶著一匹馬走過來道:“陸將軍,這匹馬你看行不行。”

梁侍奇的部下已已將準備好的馬匹帶了過來,陸明夷帶來的人正見縫插針地歇息,準備換馬。程迪文自己也當過軍人,對騎術自不外行,給陸明夷挑的這匹馬相當神駿。陸明夷一見便讚道:“好馬!是衛戍可能出來阻攔麼?”

程迪文道:“衛戍都已經打過招呼,都會回避,隻是,”他說到兒,猶豫了一下才接道:“大統製府中,尚有金槍班駐守,周錫安將軍不甚好說話。”

周錫安是繼程敬唐之後為金槍班隊長。南武大統製死後,金槍班仍然保留。本來何止是陸明夷,就算許寒川與程迪文自己,都覺得有程敬唐在,說動周錫安不成問題。哪知程迪文去請見周錫安,隻旁敲側擊了兩句,周錫安便一口回絕,說程司長雖然是舊上司,但自己隻是大統製的侍衛,不能幹預朝政,還請程公子稍安勿躁,馮大統製定不會加罪於無辜之人。

周錫安這人太忠於大統製了,以至於不論誰是大統製,他就會為大統製效死。聽得周錫安這個回答,程迪文大失所望,心中也是說不出的惶恐。金槍班人數並不多,現在不過二十幾人,但這一隊人馬個個武藝精強,周錫安也根本不會相信大統製被人冒充這種事,看起來,最大的難關還是金槍班。

陸明夷聽他說周錫安不好說話,隻是淡淡一笑道:“既然冥頑不靈,那也顧不得了。連周錫安在內,金槍班有二十六人吧?”

程迪文卻不知金槍班到底有幾人,看了看許寒川,許寒川道:“不錯,連他在內,確是二十六人。”

金槍班本來有三十六人,但上一次小王子刺殺,一路摧枯拉朽,有十個金槍班或死或重創。馮德清繼位後,因為倚重子先生,金槍班雖然沒撤銷,也不曾補充,所以仍是二十六人,一直在大統製府吃吃閑飯。陸明夷道:“好的。等一會衝進大統製府,先控製住他們的馬廄。金槍班最厲害的還是那個金槍陣,但失了坐騎,威力少說也要打個對折,何況措手不及之下,更難以發揮。”

程迪文本想跟陸明夷說是不是再想想說服周錫安的主意,但聽陸明夷的意思,卻是快刀斬亂麻,不由分說要消滅金槍班。他猶豫了一下,說道:“陸將軍,周錫安將軍雖然執拗,卻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

陸明夷打斷了他的話道:“此時已不是通情理之時。程主簿,這件事必須步步都無差錯,絕對不可將希望寄托在靠不住的人身上。”

程迪文被他搶白了一句,也說不出話來了。他知道陸明夷說的確是如此,心想鄭司楚如果碰到這種事,多半亦會做同樣的事,但說起來卻要宛轉得多。當初隨畢煒西征,當機立斷決定反撲楚都城時,他也是假傳了畢煒的命令,但事後馬上將前後因果都說明白了,讓人自己選擇。陸明夷的決斷和鄭司楚差不多,卻比他要強硬得多。換句話說,鄭司楚是在與別人同樣的高度說話,陸明夷卻是一直站在了高處,再和顏悅色,亦是居高臨下。

不知為什麼,自從第一次見到陸明夷後,總是會拿他與鄭司楚相比。鄭司楚天縱之才,槍馬也是不二之選,但程迪文總覺得他的性格有點過於隨和了,少了點霸氣。而陸明夷有的,正是鄭司楚缺乏的霸氣,甚至可以說過於霸氣了,再進一步就是剛愎自用。如果說鄭司楚是水,那麼陸明夷就是火,這兩個人簡直就是天生的對頭。這件事如果成功,陸明夷定然一舉超越傅雁書,成為北軍的主帥了。這樣的話,鄭司楚的處境定然會越加困難。

司楚,想不到我是親手把絞索套到了你的脖子上。程迪文暗自苦笑了一下。他雖然不認同南方舉兵反叛的做法,可是對鄭家父子卻抱有同情之心,實在不希望看到他們有一個身首異處的結果。如果是傅雁書做主帥,也許可以諒解南方,可是陸明夷上位後,這個結果幾乎就是板上釘釘,再無改變了。然而程迪文也很清楚,現在後悔已經晚了,自己已經把命運和陸明夷綁在了一起,豈止自己,包括父親,還有天星莊,以及梁侍奇的命運,現在也都和陸明夷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