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天已經黑透了,月亮升了上來,牛群已經回到大岩洞裏休息了。朱元璋睡不著,在江邊散步。正在這時,他突然聽見灘頭發出一陣巨大的聲響,隨後冒了幾個大水泡。不一會兒,從水裏跳出一個很大的怪物,好像一頭水牛,但鼻子上卻長了一隻角,比水牛難看好多倍。那怪物來到岸邊,在沙地上躺了下來,鼓起雙眼,張開大嘴,對著月亮喘起氣來。喘了一會兒,老母牛從岩洞裏跑了出來,直奔怪物而去。老母牛和怪物在沙灘上打了起來,朱元璋嚇得躲到石縫裏,不敢多看一眼。
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朱元璋還是趕不動牛群。這天晚上,有一個白胡子老頭在沙灘上來回地走,還總往江頭看。看了一會兒,他來到朱元璋麵前,問他:“小兄弟,你在這裏放牛好些日子了吧?”朱元璋回答說:“大概有個把月了,想走也走不了,大母牛不肯走,可是留在這裏也沒有多少草了。”老人又問他最近有沒有什麼怪事出現,朱元璋就把他頭天夜裏看到的事情告訴了他。
老頭兒撚著白胡子告訴朱元璋,自己是專門給人看風水的陰陽先生,受一個姓劉的大戶人家的委托,找一處真龍寶穴。他發現這裏就是“犀牛望月”的風水寶地,這河灘就是犀牛口,如果將祖宗的遺骨葬到這裏,後人中就會出天子。可是昨天夜裏劉姓人家正要來安葬祖先遺骨的時候,卻發現這寶地突然失去了靈光,隻好先把遺骨送回去。老頭兒說完,連聲讚歎道:“真是塊風水寶地啊,活生生的‘犀牛望月’啊!”
朱元璋還是不明白,他問:“那為什麼我的大母牛要和犀牛打架呢?”
老頭笑笑說:“這就是古書裏說的‘風馬牛’啊!這公犀牛是動了凡心啦。”說完,拍拍手笑著走了。
朱元璋到底是個孩子,並沒有弄清楚老頭說的話,隻知道好好看住自己的牛群。這時天色暗下來,月亮漸漸露出小臉兒,那頭犀牛又從水裏跳了出來。大母牛跑出岩洞,直奔望月的犀牛而來。
朱元璋急壞了,大母牛會不會被犀牛打死呢?他高聲大喊、嚇唬犀牛,都不管用,抓沙子撒、扔石子砸也都不起作用。沒有別的武器了,他就解下腰間的一個小口袋向它扔去,沒想到大犀牛把袋子吸進嘴裏,“咕咚”一口咽了下去。
朱元璋一見,“哇哇”大哭起來。原來因為朱元璋家境貧寒,他祖父的遺骨沒地方安葬,隻好裝在一個小袋子裏。他父親讓他一邊放牛一邊求人,如果遇到心地善良的好人,肯施舍一小塊土地,就把祖父安葬了。可是過了好幾年,他還沒找到一個可以安葬祖父的地方。今天祖父的遺骨卻被犀牛吃掉了。他越想越傷心,哭得暈暈乎乎的,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也不知過了多久,他醒了過來,發現那個白胡子老頭就坐在他的身邊。老頭指著江邊問他:“小兄弟,那頭母牛是你的嗎?”
他看了看,隻見沙灘上有兩個晃動著的影子,一頭是自己的大母牛,另一頭是從水底鑽出來的犀牛。
老頭求朱元璋:“小兄弟,你能幫我個忙嗎?幫我把這個紅布口袋放到那個犀牛的嘴裏。”
“你自己去吧。”
“不行啊,它太凶了,我沒辦法接近它。”
“你假裝去拉母牛,慢慢靠近它,它不會把你怎麼樣的。”
白胡子老頭見朱元璋怎麼都不肯答應,便遞給他一錠五十兩的黃金,求他幫忙。朱元璋從沒見過這麼多錢,便接過黃金,提起紅布口袋走了過去。犀牛可能是累了,也可能因為朱元璋是母牛的主人,竟然沒有粗魯地對待他,還對他點了點頭。朱元璋想把紅布口袋放到犀牛的嘴裏,沒想到犀牛怎麼也不張嘴。最後,他隻好把袋子掛在它的牛角上。剛掛好,大犀牛就起身跳到江底去了。
犀牛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過,而朱元璋的母牛也變得溫順起來,乖乖地跟著朱元璋離開了灘口,到別的地方覓食去了。走的時候,它三步一回頭,依依不舍,還在想著那頭犀牛呢。
後來,朱元璋把他從老頭那裏得來的黃金捐給了五指山的道觀,自己在南京做了皇帝。據說那位讓朱元璋放紅布袋的老頭,他的後人就是劉伯溫,劉伯溫後來做了朱元璋的跨閣將軍。
因為這個故事,人們把那個灘口稱為“牛口”。
小牛彼得
從前,有一個農夫和他的妻子住在傑特蘭德鎮,他們沒有兒女,也沒有別的親戚,所以他們一直很困惑:將來該由誰來繼承他們的農場和財產呢?一晃幾年過去了,他們比以前更富裕了,繼承人的問題也變得更讓人心焦。
有一年,農夫買了一頭又肥又壯的小牛犢,給它取名叫彼得。小牛非常可愛,農夫和妻子很快就喜歡上了它,把它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
有一天,農夫對妻子說:“教堂的司事也許能教會彼得說話,那樣我們就可以收養彼得作為咱們的孩子,讓他來繼承家業。”
“也許真行呢,”妻子說,“司事是個非常有學問的人,說不定他真能教會彼得說話,而且彼得也很聰明啊。你去問問牧師吧。”
農夫到教堂找到司事,說:“您能不能教小牛彼得說話,我想讓他當我的繼承人。”狡猾的司事看周圍沒人,就說:“我可以教它說話,但是你不能把這件事告訴別人,更不能告訴牧師,因為教會不允許我們做這種事。我教小牛需要用很珍貴的書,所以你得花些錢。”“隻要能教會彼得說話,花錢也是值得的。”農夫拿出一百塊錢交給司事,說,“我不會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的。”當天晚上,農夫就把小牛牽到了教堂司事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