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體會不到學了元音和輔音後拚成音節的快樂。”
白牛對黃牛說,“學文化使我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和三個星期以前相比,我覺得自己真的變了,學習真是一種幸福啊!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這一點。”
大黃牛有時也會疑惑地問自己,難道我就甘心做一頭愚笨無知的牛?
蝸牛和黃牛
蝸牛和黃牛本是一奶同胞的親兄弟,蝸牛是大哥,黃牛是小弟,可它們的性格卻是南轅北轍。蝸牛天天躺在家裏睡大覺,什麼也不做,懶得要命。弟弟黃牛從小就愛勞動,什麼活兒都搶著幹,特別勤快。
它們的爸爸年紀大了,而且身體還有病,幹不了重活,沒辦法犁地。眼看著別人家都在地裏耕種,自家的地還沒犁好,爸爸趕忙把犁頭嵌到地裏,不停地喊:“蝸牛,快來!蝸牛,快來犁地!”
蝸牛躲在家裏不管不顧,一步也不出家門。
黃牛聽到爸爸的喊聲,急忙跑到地裏對爸爸說:“爸爸,爸爸,我來幫您犁地吧!”
“好孩子!你太小了,不會犁地。”
黃牛說:“爸爸,您教我犁地吧,我一定能學會!”
爸爸歎了口氣說道:“唉!大的不來,小的來啦!”(直到現在,陝南的孩子每次捉到蝸牛時,嘴裏還總是不停地喊:“蝸牛,蝸牛,快來犁地,大的不來,小的來啦!”這句話就是從那時候流傳下來的。)
爸爸沒有辦法,隻好給黃牛套上犁頭,教它犁地。黃牛很用心地學習,也很聽爸爸的話,很快就學會了,它成了世界上最會耕地的動物。後來爸爸又教它學會了拉碾子和推磨。
爸爸死了以後,黃牛整天不停地犁地,要不就是推磨、拉碾子。蝸牛卻還是整天窩在家裏睡大覺,什麼事情都不做,全靠黃牛養活。
俗話說得好:“懶人身懶心不懶。”蝸牛成天睡覺,其實它根本沒有那麼困,睡不著的時候就愛胡思亂想。有一天,它突然想到,天沒有鉤子掛著,也沒有柱子支撐,萬一塌下來了,還能活命嗎?它越想越害怕,就絞盡腦汁地想辦法:如果在床邊修個石頭小屋,天塌下來的時候躲在裏麵,不就安全了嗎?從此,蝸牛來了精神,沒日沒夜地搬石運磚修它的石頭房子。
人們看它忙個不停,就問它:“蝸牛,蝸牛,你整天都在忙什麼呢?”
蝸牛說:“我修石屋呢!”
“修石屋幹什麼用啊?”
“天塌下來好躲在裏麵啊!”
人們聽了都哈哈大笑,說:“蝸牛,蝸牛,白受苦,天塌下來石屋也抵擋不住啊!”
但是蝸牛不相信大家的話,還是整日忙著修它的石屋。
石屋修好了,蝸牛又像從前一樣,成天躺在床上睡大覺,什麼也不幹,就連吃飯也要黃牛給它端到嘴邊。
黃牛看到懶惰又怕死的哥哥,心裏很擔憂,就勸它:“哥哥,哥哥!咱們一起去地裏幹活吧!”
蝸牛有氣無力地說:“你要不怕天塌下來砸死你,你就去吧,我可不去!”
黃牛又好氣又好笑地說:“你不幹活兒,那我們肚子餓了吃什麼呢?”
“你愛犁地你去犁,我可不去,我怕天塌下來砸死我!”
黃牛看勸不動哥哥,心裏有些窩火,就說:“我看天還沒塌下來,你就先餓死了!”
蝸牛一聽弟弟咒它“死”,立刻就生氣了,隨手抓起一塊石頭砸向黃牛,並罵道:“沒教養的家夥,竟敢罵哥哥……”
挨罵是小事兒,石頭打在黃牛的嘴上卻是大事,黃牛的上牙都被打掉了,害得它到現在也隻有下牙。
這回可把黃牛惹惱了,它一犄角頂向蝸牛,沒想到撞上了柱子,一下子把房子撞塌了,“嘩啦”一聲,磚瓦房梁一起往下塌,嚇得蝸牛以為天塌了,一頭鑽進石屋裏,從那以後再也不敢踏出石屋半步。
黃牛不想和這樣的哥哥生活在一起,就搬到了別的地方。
這下可沒人養活蝸牛了,它餓了的時候,隻能找點兒青苔和嫩草吃。它一直背著石屋到處爬,漸漸地,它的身子被壓縮成了指甲蓋兒那麼大,但它還是沒有醒悟過來。
現在安康人都知道一句歇後語:蝸牛背房子—白受苦。說的就是這件事。
兩頭牛
黛爾芬在期末的時候獲得了成績優異獎,瑪麗奈特也上了學校的光榮榜。老師熱情地擁抱了她們兩姐妹。區長穿著筆挺的禮服專程從城裏趕到學校來發表演講。
“親愛的孩子們,”區長說,“小學教育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沒機會上學的孩子實在太可惜了。這裏有兩個學習非常努力的小姑娘,今天她們受到了表揚。你們想一想,她們的父母知道後該有多高興啊!他們一定感到非常自豪。你們要好好讀書,讓不識字的人和懶惰的人都知道學習文化的重要性。”
區長講完後向大家一鞠躬就離開了,然後同學們唱了一首歌也放學回家了。回到家後,黛爾芬和瑪麗奈特並沒有出去玩,而是一起研究區長的報告。她們覺得這個報告太棒了!但是家裏沒有不識字的人,因此她們感到很惋惜。黛爾芬歎了一口氣說:“我們有兩個月的假期,這麼長的時間我們可以充分地利用起來,隻可惜沒有什麼人可以讓我們教。”
她們想啊想,終於有了一個主意。她們家的牲口棚裏有兩頭大小差不多的牛,一頭白牛,一頭黃牛。瑪麗奈特首先來到黃牛的身邊,她輕輕地摸著黃牛的頭說:“黃牛,你想學習文化嗎?”
開始黃牛沒有理睬瑪麗奈特,它以為她隻是開開玩笑而已。
“學文化太棒了!”黛爾芬附和道,“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就是讀書認字,當你學會讀書後,你就可以體會到文字的美妙了。”
“學文化有什麼用呢?拉犁的時候也不會變輕鬆,我才不會白費力氣呢!謝謝你們,我不想學習。”
“黃牛,”黛爾芬不高興地說,“你這樣說很沒道理,你會錯過很多美好的東西,你好好想想。”
“不用勸我了,我已經想得很清楚了,我不要學文化!”黃牛很固執。
瑪麗奈特生氣地說,黃牛什麼也不懂,將來是不會有什麼大出息的。
“你這樣說不對,”黃牛說,“我怎麼沒有出息?犁地,推磨,我可以圓滿地完成我的工作。學文化根本不是牛的事情,沒有任何人看過牛學習文化。”
“你說得不對,”瑪麗奈特說,“牛什麼也不知道,就是因為它們從來沒學過文化。”
“不管怎麼樣,我就是不學。”
黛爾芬還想說下去,可是黃牛根本聽不進去。兩個小姑娘隻好去找白牛。白牛好像被她們的話打動了,它一想到自己將來會成為一頭與眾不同的牛,就感到十分欣喜。
“喂!小姑娘們,”白牛說,“我的想法和黃牛差不多,但是我不想讓你們失望。文化可以開闊我的眼界,使我感到學習的樂趣,我願意嚐試一下。”
“白牛,我相信你一定能學得非常好。”瑪麗奈特說。兩姐妹很高興,她們終於找到了一頭願意學習文化的牛。
“說實話,我覺得自己有能力學好。”白牛慢條斯理地說。
黛爾芬和瑪麗奈特想讓爸爸媽媽大吃一驚,便決定暫時不告訴他們白牛學習文化的事。
白牛天生很聰明,不到半個月就學會了字母表,甚至可以從頭背到尾。每逢星期日、下雨天,或是晚上從地裏幹活回來後,黛爾芬和瑪麗奈特就偷偷地教白牛學習文化。白牛學得頭暈腦脹,有時候半夜裏醒了還大聲念著:“b—a,ba;b—e,be;b—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