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附論二 韶華子與楊歌飛談(3 / 3)

韶華子:對。這看來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一般說來,一個群體從養育他們的地方遷徙移居到異地他鄉,為了在異地保持住自己的文化血統,不被同化,他們就保持離開故鄉時帶來的母體文化,代代相傳,作為一種團結內部的文化紐帶。所以他們更看重傳統,更多地更完整地保存了繼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是一種歸根認宗意識,也正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一種表現。

問題是,除了民族心理認定之外,這種文化傳統的科學價值究竟是什麼?我的興趣在這裏,我的研究也在這裏。有一段時間神秘文化的書,很多。我看了一些,發現一個問題,即對這種曆史文化現象,或者是人類文化學現象,不能給予合理的解釋。但其中確實有合理的科學內核,尚未為多數人認識。於是,我就想如何在傳統文化和現代科學知識之間,宗教與世俗間,江湖與學術間,現代人們心裏的一些觀念間,找到一種聯結點,用現代語言結構,用我們中國原來的文化框架,把它加以改造,或者加以充實,弘揚優良傳統而現代化,去神秘而科學,還宗教於世俗,遠江湖而近學術,由“陽春白雪”而“下裏巴人”,這樣能為現代人所理解所接受。

例如陰、陽,剛才我們所說的那些,人們馬上會下意識地感到這是“封建迷信”,其實人們對它並不了解很深。

楊歌飛:對。

韶華子:就有一種排他性,一種畏懼心理,談虎色變。這種狀況需要改變。怎麼改變呢?把傳統的合理內核挖出來。比如有人講易學時稱“遠古預測學”,實際上是象數。市場、經濟等等都需要預測。所謂“預測”,就帶有一定的先知先覺,沒有發生的我要先知道,才叫預測。他叫遠古預測學,遠古時就已經有預測了。

遠古時製定曆法,是先有“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的實際觀測,找出規律,然後再製定曆法。編製曆法就是預測,要把今後日、月、地、五星的運動事先計算出來,這就是未來學。預測學,本來是現代名詞,而易經本意就是預測,是在遠古時的預測,所以稱它為“遠古預測學”,恰到好處。

中醫、氣功、風水、天文、特異功能、麵診、手診、經絡、穴位、針灸,包括古文字、圖騰學說、曆史學、民族學,等等,我想把這些文化知識,用一種東西把它們統起來。我現在把我統起來的東西,叫“中華宇宙氣靈全息文化”,叫“中華本體文化”,這一文化的核心內容是講中華先人追求最佳生存時空(生態環境)、最佳生存狀態、最佳生命質量,也就是“天人合一”,由此認識和把握天地人協諧互動的規律,建立元氣統一場學說。用了這樣一條主線,從宏觀上,把握中國文化,並和以歐洲為重心的西方文化在文化內涵上相區別,找到它的區別點,再找到它的聯結點,再尋求這兩種文化如何結合的問題。我的思路的框架就是這麼來的。從九千年一直談到現在,縱向,橫向,也就是從時間層次和空間層次兩個坐標係上,多學科形成一種交叉,探討的麵非常廣。比如談天文學,就要研究四陸二十八宿,十二辰,子午流注,天幹地支,生辰四柱。子午流注,就是西方人現在講的生命節律,生物鍾的問題,什麼體力節律,智力節律,感情節律呀。中國人叫“天人感應”,或叫“子午流注”。煉功要講時辰、講方位,這實際上是定向接受一種宇宙能。這個建築物放在哪兒,衝著哪兒,它在宇宙空間中作為一種“形”,就具有一種“力量”,一種“能”,一種“場”。比如一個建築物,建在風口上,它受陰氣侵襲,處在這個環境中的人,肯定要得陰症的病,它太寒哪!

楊歌飛:對。

韶華子:所以中國的房子都坐北朝南,接受南來的陽光,決不會反過來,反過來在風水上就犯忌,也就是違背了人與大自然生命節律平衡協調的規律。住壓陰房,淨得關節炎的,準是陰氣濕氣太重。所以中國人不住石質的房子,住木質的。石屬陰,木屬於中性。這是中國的風水建築科學所注意的。

所謂風水術,就是宇宙和人在自然中如何協調的場態效應建築術,尋求最佳生存空間,應該這樣理解這個問題。

遙感,心靈感應,都是生命信息的傳遞,特別是在親屬之間,更明顯。我在生命信息文化中談到生命密碼,談到生命信息的血統認同性問題。我母親給我托夢,就是血統之間的。要好的朋友之間,生命信息的傳遞也很強。對於任何一個人,隻要你和他接觸過,對方的信息就留在人身上,附在你身上,在一個相當的時期內不消散。人們一般不知道這信息是怎麼回事,什麼樣子,我可以告訴你,信息都呈象,是一個具體的形象。有遙感遙視功能的人,他們遙感遙視的對象,嚴格講不是對象實體本身——有的是——主要是生命信息象。一切生命信息都是呈象的,它像一個具象的氣團,呈現在視野或穴位屏幕上,內景隧道中。被感知者,隻是把它“攝取”來了。它是一種氣場。

宇宙中的一切天體,一切基本粒子,原子、分子、電子、中子、質子、無機物、植物、動物、人類,乃至於外星智能生命,都含有物質、能量、信息,都由氣,構成一個綜合氣場。人類生活在這個綜合氣場中。不過人類因為有文化,其生命信息場,較之其他生命信息場就顯得更複雜。宇宙元氣(氣,)場、天體宇能場、微觀粒子場、地月日氣場、地球萬物場、地球動植物場,統一構成人類社會之外的一個大宇宙場,這個場中有兩種基本的生命信息場,全部地曆史地遺傳給轉附給每一個地球人。這兩個基本生命信息場,一個是宇宙萬物基元物質氣場,一個是前人類宇宙生命進化鏈的生命信息統一場。這二者決定了人類具有前人類的一切屬性和功能。在這個基礎上,人類在自己漫長的發展曆程中,積澱成了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種係生命信息統一場,種族場,社會心理場,曆史心理場,文化心理場,曆史文化心理場,這些生命信息統一場,分別作為人類的基本屬性,滲透到每一個社會成員,這是人類的第二級生命信息統一場。當然,父母雙親係的家族生命信息場和父母雙親的直接血緣生命信息場,就是第三級生命信息統一場。然後,所有這些先天的因素,都沉浸在一個一個的具體人身上,構成了他們的本能、潛能、原神、潛意識、集體無意識等深度精神,形成一個人的“靈魂”,這些人又構成了家庭、親屬、朋友、同事、同誌、階層、社團、派係、組織……成為一個現實的社會,生命信息統一場依次向外擴散、輻射,核心是“我”或“自己”,構成一個龐大的錯綜複雜的後天社會生命信息統一場。“自我”和“本我”作為一個整體,周旋在這五級生命信息統一場中。如何使自己的價值充分顯示出來,使人的本性和本能顯示出來,使個人的本色發揮出來,按自己應該生活的樣子生活,瀟灑一生,就要通曉生命信息統一場,熟悉生命信息符號,懂人生預測法則,就可以駕馭自己。適度轉換生命時空,走向輝煌。我研究天人合一文化,目的在這裏。我把它學說化、學術化、體係化、科學化、現代化,目的也在這裏。

楊歌飛、熊啟瑞:

剛才談的這些非常重要,懂了,受用一輩子,萬無一失。

韶華子:是。今天就談到這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