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附論二 韶華子與楊歌飛談(2 / 3)

韶華子:什麼時候改歌飛的?

楊歌飛:後來改“林飛”。我參軍後文工團的領導說,叫“林飛”不響亮,叫“歌飛”吧。我覺得很好,就接受了。十幾歲後改了。大家都叫我“歌飛”。

韶華子:你的名字,信息,在“歌飛”上。過去名字,有名有字,對名進一步解釋,嶽飛,字鵬舉,解釋飛。有的還有號,再進一步解釋,表達一種願望、理想、信念等,注入名、字、號、別號,全麵表達一種意願誌向。

中國的十二屬相和西方的星座占星術不同的是,十二屬相中的某一種動物的信息,參與了這個屬相的人的性格塑造。因為在遠古時,十二生肖原本是氏族的圖騰符號,龍、蛇、雞、狗、豬、牛、羊、馬,等等,是十二個大氏族的圖騰。按我的新解釋,圖騰是氏族、氏族成員、這個氏族居住地、居住地內有特殊意義的有代表性的動植物或有機物、社會重大發明、社會分工等的一體化圖符。相當於現在的國徽。以什麼為圖騰,就崇拜什麼,模仿什麼,當然也就接受他(她)的信息。那麼,作為他的子孫,當然也就接受他的信息。這種信息,實際上早已在數千年的曆史積澱中,形成一種社會文化心理場,通過屬相的認定,默默地在人生旅途中起作用。人們把“梅、蘭、竹、菊”比作“四君子”,擬人化,把人的信息注入他們,又反過來把他們的品格轉到人身上來。圖騰、屬相,也是這樣。中國人從來都把自身以外的萬物視為與自己一樣有生命的東西,善待他們。這就是天人合一宇宙觀,人生觀。

我們畫荷花,取其“出汙泥而不染”,高潔,畫的是一種靈氣,一種活體。西方人沒有花卉畫種,隻有靜物寫生,要把花掐下來畫,畫死花。猶如經絡,隻有活體上有,死體的解剖學上沒有。經絡穴位是氣的循行關竅通道。都是講天人在同一個大的節奏中,也就是天地人三才的全息元,同頻共振,也就是信息滲透傳遞。也叫作“天地同參”。

《易》中鹹卦,實際是“感”卦,“心”是後加的。鹹卦講有感才有應,講少男追少女,少女感動了,就交和,聯姻,是這麼個關係。

楊歌飛:我認為我是無神論者,我當過幾年兵,膽子大。不相信也不怕什麼神鬼的。

韶華子:古今人對神鬼的概念不一樣。今天講神鬼視為迷信。古人視生靈為神,精、氣、神,俗稱“精神”,指的是一種生命力狀態,也叫體魄。“鬼”本來是燧人?茲氏的一個分支族姓。“鬼”本來是指炎帝魁隗氏可以通靈的巫覡,又叫“鬼巫”,鬼本來是活人。商代有一個國家,就叫“鬼方”,在今山西、陝西一帶。人死後人的“精神”化為氣態的東西。實際上是一種生命場態信息氣象,表現出一個人的形象,是摸不著的形象,卻看得見。現代西方人作實驗,人臨死之前,還可以看到“靈魂出竅”。

楊歌飛:對。

韶華子:古人講得很形象。竅,就是我的肉殼。靈魂出竅,就是他走了。恨急了,就說:“打他個靈魂出竅。”現在起個新名:叫“生命場信息”,或“無極氣化信息”,比如我們現在談話,我們走了,這裏仍然有我們的信息,通過某種儀器,據說現在可以使其顯現,藉此破案。人死之後,由物化到氣化的那個“形”,就是你所見的那個“形”,俗說“活見鬼”,指的就是這個。

在我看來,“靈魂”是一種生命現象,是一種氣化的生命信息體,所以它是虛的;既可以和肉體結合,又可以分離。結合是常態,是“活體人”,或更準確地說是具有正常功能的常規活體人。分離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特殊情境中,活體人靈魂離體,或其他靈魂奪舍轉附,會出現不正常的超越人們常識的怪異現象,臨床上稱為種種精神係統的“病”,或無法命名的“疑難病”。比如“撞客”、“附體”、“再生人”或“轉世”,夢,其中一部分屬於這個層次,屬於生命信息的傳感,屬於兩個“靈魂”之間的溝通,是以信息體的方式傳輸。我不相信有像有的宗教宣稱的,有一個人格化的一元神作為“上帝”,創造了一切,主宰著一切。但我相信確實是有靈魂,人有靈魂,動物有靈魂,植物有靈魂,山川河流也有靈魂,萬物皆有靈魂,靈魂就是質能信息。是一種生命場。物質、能量、信息,現在通常被認為是物質世界的構成三要素。如果按中國的古老命題來看,物質是實體,是陰、濁氣形成的可視可觸可嗅的有形有體有質有量的;信息是虛體,是陽、清氣形成的非視非觸非嗅的無形無體無質無量的;能量是物質和信息本身具有的生命功能的顯示,能量大小,高低,是物質信息的生命功能的品位梯度。物質是載體,信息是靈魂,它們整合起來有能量,分離開來也有能量。整合起來是生命信息統一場,分離開來隻是不同層次的生命信息場。萬物一氣所化,清陽氣為魂魄,濁陰氣為載體。因為在基元物質信息“氣”的層次上的一致性,中國古人總結出一句話,叫“通天下一氣之耳”,所以不同層次的生命信息場,可以相互滲透,這就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天人感應”的基礎。各種生命信息的相互轉注、依托,我想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發生的。如果不能從可見物質走向不可見氣靈信息的層次,那麼隻能是一個機械物質論者,而不是全息物質論者,曆史發展到今天,必須勇敢地走出這一步。

楊歌飛:你的理論我得慢慢消化,我覺得很有道理,我能感覺到,但說不出來。你說出了我的感覺。

韶華子:所謂“心”、“精神”、“意識”、“思想”、“意念”、“靈魂”,都是物質。都隻是一種物質化的氣場,或氣態的物質,本身並不神秘。宇宙中的一切,天道、地道、人道、天才、地才、人才,都是“物”與“神”,“物質”與“靈魂”(能量信息)的整合體,二者不可分,所以稱為“全息物質”。在這個基礎上,再去講“辨證”。我講的是分辨的辨,不是辯論的辯。辯論的辯,辯論雙方隻注意抓對方的矛和盾,抓小辮子,被攻擊者為了自衛,自圓其說,難免指鹿為馬,很容易滑進詭辯的泥坑,這是人所共知的。所以我用“全息物質辨證”觀點觀察並總結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提出中華宇宙人文全息氣靈辨證法。

楊歌飛:像你這套思想和想法,香港和東南亞,海外華僑反而比國內繼承下來的東西更多,信仰更濃。香港是個很現代化的社會,但這方麵不會現代化。香港看風水很盛行。國內認為思想比較頑固的人才相信這些。香港把風水看得很重。很多樓房、飯店、大廈、四合院門口都有兩個石獅子。這石獅子據說很有說法,香港港督是英國人,照理他接受不了中國這個文化。港督府的對麵是中國銀行,在山上都能看得到。港督府請人看了,認為中國銀行像一把劍,正對港督府,於港督府不利,不好。港督府就采取了措施,想把它破掉。中國銀行又在樓頂上架起了巨型“機關槍”和“大炮”,對著港都府,破它的“煞氣”,弄得在下風的港都府沒有辦法。至今到香港旅遊的人,都可以看到這一風水大戰的奇觀。某外國公司辦公大廈,是中國古典莊園式建築,門口有兩個大石獅子,不知怎麼搞的位置有偏差。外國董事請風水先生用羅盤測,花了八萬元校正。校正後,諸事順利。這個公司設施、管理都很現代化,唯獨這對石獅要遵循中國的老傳統,不敢現代化,不敢隨便放。港、澳、台地區、東南亞,這些地方中國傳統的東西保存的很多。但要他去研究,不如國內研究得深。可是腦子裏留下的中國傳統的這種東西,印象比國內要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