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美
題記
一條水牛從梨樹下過,碰落了一些梨花。一個農人,也許對此事渾然不覺,空空走過,但廢名先生卻覺得“落花水牛”的圖景很美,於是有了一番享受。你讀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倘若日後你做事不順,但終究還是將事做成了——雖然此事從表麵上看猶如“一襲馬林魚的骨架”,但你記得《老人與海》,於是你在失敗中忽然有了一種優雅的感覺。
——曹文軒
天然之美
大自然無處不美,無時不美,令人感慨和沉醉。大地是美麗的,有高山峻嶺,大海湖泊,平原山川,沼澤丘陵,冰川雪地,山脈峽穀。植物是美麗的,有蒼鬆翠柏,秋葉春茶,青苔紅葉,綠草荷花,老樹枯藤,勁草鮮花。即便是日日變化的天氣,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美麗:風和日麗,春雨連綿,銀裝素裹,雪霽天晴,烏雲鑲金,雲開日出。自然之美,令人們留下美好的詩篇,創作出絢麗的畫卷,唱出優美的歌聲,留下難忘的記憶。蹣跚學步的孩子會為了一朵路邊的小花微笑,匆匆過客會為了一抹朝霞回首,每個人都會被自然之美感動。內心深處,人人都有一雙發現自然之美的慧眼。
人工之美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人工之美。原始初民,會用白色泥漿粉刷裝飾自己的房屋,會佩戴魚骨做成的項鏈。他們把魚的圖案畫在陶器上,在工具上刻上喜愛的花紋。人類不滿足於自然之美,還要不斷創作屬於人類獨有的美麗。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工之美日益豐富多彩。城市有繁花之美,村落有寧靜之美,大路有寬闊之美,小巷有清幽之美;寺廟安靜而神秘,廣場熱鬧而明朗。人們創造了都市裏的絢麗夜景,創造了延綿不絕的車水馬龍,摩天大廈上襯映著藍天白雲,萬噸遊輪在寬闊海麵上歌舞升平。人工之美,美在勇氣,美在智慧,美在創造。
美是通用的法則
有時候人們會努力接近自然,讓宇宙飛船為我們傳回遙遠太空的景象。有時候人們會為自然帶來遺憾,高樓大廈占據了本屬於山川河流的領地。人工美和自然美應該更好地共生,而不是互相排斥。也許我們學會了,開始在屋頂室內建造花園綠地。也許我們還沒學會,每年仍有無數野生動物瀕臨滅絕。但所幸我們總在反思,總在接近,也許有一天,這兩種美麗可以做到真正的相安無事。
美是不變的永恒
美帶給人的感受,古今相同。流行不等於美,真正的美是永恒的。我們會覺得千年之前的建築仍然很美,也會覺得三年前的高樓大廈醜陋不堪。真正的美,會讓人感動,滌蕩被汙染的靈魂;會讓人平和,安撫內心的浮躁;會讓人快樂,獲得奇妙的體驗;會讓人傷感,湧起詩意的情緒。歌頌美是人類的本能,發現美是人類的天性,獲得美是人類的追求,達到美是人類的希望。
在快節奏的今天,美的速度加快,變得一覽無餘;美的內涵變淺,無須細細思量。但美的力量因之更顯可貴,總有人願意去看,去欣賞。總有人願意為之付出,努力。
第一季:人物之美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我是一個城市人,出生在城市,也在城市生活了一輩子。當我患病住到克魯什內山麓的杜比小療養地時,我幾乎每天都乘坐電車到代普利采的咖啡館去喝一杯黑咖啡。“你不是為了咖啡去的,”彼沙笑著說,“在杜比你也能喝上,隻是那兒缺少陰溝的臭氣罷了。”
彼沙是農村人。他出生於波希米亞南部的小城鎮,一到田野和蒼翠的林木下麵他便高興萬分。他酷愛金斯基花園,花開時節總要偷閑前去看看,哪怕一忽兒工夫也好。但凡可能,他就上坎帕島去散步,樂滋滋地把那條橫貫坎帕島的幽徑叫彼沙巷。咖啡館他很少光顧,隻在劇院晚場散戲之後才偶爾去去,我卻是將無數美麗的春天和夏日消磨在咖啡館裏的。
那天在姥姥穀,我卻也經曆了令人心醉神馳的時刻。那顯然是我們一生中唯有在這片國土和這個地區才能領略到的。我們崇敬的事跡和我們熱愛的傳奇已將這個地區神聖化了。
從早晨起,天氣就明媚宜人。遠方,拉基博日采的小城堡閃閃發亮,繽紛的色彩是那樣地富有暗示性,發人幽思,猶如溫岑斯·莫爾斯塔特先生的版畫精品。這位藝術家也是善於抓住每一個美妙細節不放的。遠處山穀的什麼地方,人們在收割幹草,一陣暖乎乎的微風吹來,你便突然間什麼都聞到了:幹草的香味,剛割下的青草和已成熟的草原的芬芳。草原上,陽光酣飲著清晨的露水和各種隱秘的玉液瓊漿。我們沿著一條草原小路漫步,斑斕的四野令我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白色和黃色的野菊花,一叢叢藍瑩瑩的鼠尾草和血紅的雞冠花。還有那邊的飼草,泛著一片嬌豔的紅暈,更別提所有那些不停地搖曳顫動的綠顏色了。
草原小路上長滿了矮矮的、被人們踩倒了的小草,兩側的千裏香和淚汪汪的深紅色的石竹花給小路鑲了邊。沒有它們就不像在夏天了。
我們到潘克爾家居住過的潮濕的地下室看了看,然後又匆匆返回小路,以便再度聆聽遠處傳來的鋒利的大鐮刀的呼嘯聲。就在這當兒一幕魅人的幻景出現了。
我們看見一個小女孩,一雙曬黑的小腳丫在高高的草叢中奔跑著。她在奔跑,急急忙忙,辮子甩在肩頭,眸子晶亮晶亮——唯獨孩子才有的明眸。她在我們身旁跑著,可能嘴裏正念念有詞地說著什麼。她跑到前麵去了,旁若無人,仿佛我們壓根兒不存在。我們情不自禁想伸出手來撫摩被她這突如其來的出現而攪出了波紋的芬芳的空氣,撫摩她跑過的草原和她一雙小腳踩過的路麵。她從我們身旁匆匆跑過的時候,我們清楚地看到她的腳丫無意間揪下了一朵野花。它留在小女孩的腳趾縫裏了,恰似古代美貌的公主在大腳趾上戴了一塊寶石。(本文有刪節)
【賞析】文中的小女孩並不能真的在紙上寫下詩句,但她卻用自己的雙腳在大地上寫下了詩,用自己的美在作家和讀者心中寫下了詩。“路遇小詩人”因此成為一個絕美的意象。在描寫鄉村風景時,色彩對比是一種非常直觀而富有感染力的手法。視覺往往比嗅覺和味覺更能喚起我們的共鳴和記憶,作者顯然深諳此道。
滿分作文——小作文中的大手筆
2008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題
閱讀下麵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三個人走進商店。一個人買了一瓶果汁,說:“我喜歡甜的。”一個人買了一杯咖啡,說:“我就喜歡這又苦又甜的滋味。”還有一個人買了一瓶礦泉水後說:“我喜歡淡淡的礦泉水。”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題·
首先要正確地審題。果汁、咖啡、礦泉水各自代表什麼?三者可以各自代表一種人生態度。甜甜的果汁可以代表對快樂的崇尚,咖啡可以理解為一種盡情品味人生悲歡的人生態度,而礦泉水則可以理解為對自然純淨、平淡、從容的境界的追求。其次是構思,題目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因此考生可以在三者中選擇自己最有真情實感的一個角度展開論述,而不必要求麵麵俱到。文章展開後,“飲料”這個話題用來引起全文,點到即止。側重點不應在於“選什麼”,而在於“為什麼選”。無論選擇的是哪種人生態度,都要努力寫出背後的況味,達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效果。
青春的萌動來臨了,那便是心上生花,長草。
——題記
我喜歡淡淡的礦泉水,不似甜的果汁,不似燒焦了般的咖啡,又苦又甜。礦泉水的味道,亦如那年的青春,消逝,無痕。
郭敬明說:“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說得恰到好處呢。哪一個人的青春不是在淡淡的憂傷中度過?回憶起那些細枝末節的時候,嘴角總是不自覺地輕揚,仿佛自我解嘲般的。看看,當年的自己有多傻。
過了18歲,便自覺老成。走在校園的林蔭道上,聽著那一聲聲自己認為稚嫩的“學長”“學姐”,心裏便裝滿了細細碎碎的自豪感!
“青春,猶如懸在頭頂的滴瓶,看著裏麵的液體消失殆盡,卻無能為力。”這是否就是18歲人的寫照呢?怎麼就那麼符合啊!在那一尾青春“夕陽”也“落山”了的時候,眯著眼睛,伸著手臂,卻永遠夠不到山的那頭,山的那頭!
是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我看少年最識愁滋味,那滋味永遠是淡淡的、純純的,就像是礦泉水,喝著毫無味道,裏麵卻含著多種礦物質,猶如青春萌動的那些情愫。少年如花,青春便如詩、如畫。18歲的人們,已懂得人間冷暖、心情陰晴,默默地關注著,誰也不想去揭開那一層紗,就讓它蒙著,美好而充實。
18歲遭遇高三。在微微的抱怨之餘,便是默默地接受。從此,不再張揚跋扈,細細地磨平了那棱、那角,畢竟,玩世不恭,並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喜歡穿淡藍或白色的衣裙,和著自己的心情;喜歡喝純淨、無雜質的礦泉水,符合自己的心境;喜歡聽淡淡的音樂,像是無痕的青春;喜歡寫憂傷的文字,寫下自己18歲的青春。淡淡的,如礦泉水一般的文字,卻能燒灼每個青年的心。不學他們的“個性”,穿著“風雨飄搖”的衣裳;不學他們的“瘋狂追星”,為了某某明星,失去生命也可以;不學他們的“招搖過市”,頂著五顏六色的頭發,稱之為流行、時尚。不學不學,那便是我18歲的青春。我的青春,淡淡的,可以源遠流長。
18歲的青春,那礦泉水般的生活,猶如那枝丫間細碎的陽光,猶如夏天湛藍無痕的天空!漫開得透明,淡淡的,我喜歡。
【總結點評】選擇“礦泉水”是一個比較討巧的角度。追求快樂隱含享樂主義的危險,甘苦交織的人生況味需要閱曆的支持。小作者從“礦泉水”中提取了“純淨”“恬淡”兩個要素,將之與“青春”聯係起來,避開了論說人生可能陷入的空洞稚嫩,契合了自己的生活經驗,是很聰明的做法。本文無過多花哨的手法,與“礦泉水”的主題非常和諧。題記的形式可以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頗值得借鑒。
本文必殺技:文字幹淨、自然,富於青春氣息。
第二季:景物之美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月亮越升越高。是個好月亮,薄薄的一片,十分純淨。天空藍得單純,偶爾飄過雲彩,襯得它更為單純。天空與月亮,就像一塊藍色的綢子展開了,露出了一麵鏡子。
果真像細米說的那樣,隨著月亮的升高,東邊的那條水上金路慢慢黯淡下來,並漸漸變短。它的生命好像十分短暫,在充分展現了它的華貴之後,也就到了它自己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