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風暴中那顆堅定的心(1 / 3)

——信仰

題記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人類,倘無宗教情懷,是很難維係生存的,或者說,是很難使這種生存提高質量並富有美感的。

——曹文軒

信仰是內心堅定的主張

信仰是內心的指南針,始終朝著一個方向。信仰是內心的啟明星,在黑暗中指明方向。信仰在心底悄然駐紮,在關鍵時刻顯露光輝。有信仰的人,也許無法說出動人的言語,卻會用最堅定的行動表示信念。人們必須有所信仰,否則就不會有真正的幸福。

信仰是構築精神世界的支柱

如果沒有了信仰,精神世界會荒蕪不堪。失去信仰的人會無所顧忌,又會無所依從。正如惠特曼所說: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國土。解決一切思想問題的根源,就是信仰。

當信仰遭遇迷信

信仰是理智地有所堅持,信仰是對真理的不倦追求。但信仰絕不是毫無理由的盲目信任,更不是一味迷信固執己見。迷信常常以信仰的姿態偽裝,實則是對信仰最大的破壞。內心堅定是偉大的力量,偏執迷信是瘋狂的土壤。

當信仰麵對危機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缺乏信仰的人是可悲的。然而現實的殘酷總讓人忘了信仰,為了眼前的利益喪失原則。當人們忘記大地的呻吟肆意開發時,殊不知已經種下了環境破壞的惡果。當人們為了保護自己冷漠對待需要幫助的人時,卻沒看到自己的需求已經沒有了實現的基礎。麵對信仰危機,我們應該反思,懷疑。然後再尋找下一個信仰。

信仰是一種行動

信仰不是一種學問。信仰是一種行為,它隻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滔滔不絕的雄辯不是信仰,它隻是炫耀和賣弄。信仰從不誇誇其談,隻會用確定無疑的行動表示。信仰在於內心,在於行動,在於實踐,在於執行。信仰的意義就是改變人們的行動,而不是裝飾人們的語言。

信仰帶給我們的,不僅有感動,還有力量。它會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悄然發芽。

第一季:相信自己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我底朋友,且等一等,待我為你點著燈,才走。”

吾威聽見他底朋友這樣說,便笑道:“哈哈,均哥,你以我為女人麼?女人在夜間走路才要用火;男子,又何必呢?不用張羅,我空手回去罷,——省得以後還要給你送燈回來。”

吾威底村莊和均哥所住的地方隔著幾重山,路途崎嶇得很厲害。若是夜間要走那條路,無論是誰,都得帶燈。所以均哥一定不讓他暗中摸索回去。

均哥說:“你還是帶燈好。這樣的天氣,又沒有一點月影,在山中,難保沒有危險。”

吾威說:“若想起危險,我就回去不成了。……”

“那麼,你今晚上就住在我這裏,如何?”

“不,我總得回去,因為我底父親和妻子都在那邊等著我呢。”

“你這個人,太過執拗了。沒有燈,怎麼去呢?”均哥一麵說,一麵把點著的燈切切地遞給他。他仍是堅辭不受。

他說:“若是你定要叫我帶著燈走,那教我更不敢走。”

“怎麼呢?”

“滿山都沒有光,若是我提著燈走,也不過是照得三兩步遠;且要累得滿山底昆蟲都不安。若湊巧遇見長蛇也衝著火光走來,可又怎麼辦呢?再說,這一點的光可以把那照不著的地方越顯得危險,越能使我害怕。在半途中,燈一熄滅,那就更不好辦了。不如我空著手走,初時雖覺得有些妨礙,不多一會兒,什麼都可以在幽暗中辨別一點。”

他說完,就出門。均哥還把燈提在手裏,眼看著他向密林中那條小路穿進去,才搖搖頭說:“天下竟有這樣怪人!”

吾威在暗途中走著,耳邊雖常聽見飛蟲、野獸底聲音,然而他一點害怕也沒有。在蔓草中,時常飛些螢火蟲出來,光雖不大,可也夠了。他自己說:“這是均哥想不到,也是他所不能為我點的燈。”

那晚上他沒有跌倒,也沒有遇見毒蟲野獸;安然地到他家裏。

【賞析】這段文字看似描寫一次夜行山路的體驗,實則通過吾威拒絕持燈的理由,表達了隻要心中有信念,就不怕黑暗的觀點。這段文字以事寓意,由兩位人物的對話一步步揭示哲理。均哥的問總是很短,可以視為引論;而吾威的答則比較長而內涵深厚,可以視為論證。本文用詞樸素文雅,有寓言的意味。

滿分作文——小作文中的大手筆

2009年全國高考卷Ⅱ作文題

閱讀下麵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英國科學家道爾頓送給媽媽一雙襪子,媽媽說:“我這個年紀怎麼能穿紅襪子呢?”大家都說是紅色而道爾頓看到的卻是藍色,他感到自己色覺有問題。他研究了兩年,1794年發表論文《視覺之異常》,將這種疾病稱為色盲症,填補了醫學理論上的一項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麵攤前常排著長隊,已經破產的他感到這是一個創業機會。他買了麵粉和食油,在小屋裏每天幹20個小時,實驗了一年,1958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麵。這一新產品的開發帶動了一個新產業。

法國年輕的家務雜工喬利,不小心將燈油滴在熨燙的衣服上,他隻好白幹一年來賠償。後來他發現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僅沒髒反而把陳年汙漬也清除了。這個發現,促使他研製出幹洗劑,改革了傳統的洗衣技術。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題·

這三個小故事總結起來都有一個主題,就是意外帶來的收獲。必須注意三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在逆境中堅持努力,才將劣勢轉為優勢。因此考生在發揮中,一定要注意強調個人努力在改變劣勢中的作用,切忌流於簡單的“因禍得福”,甚至是宿命論。

也不知過了多久,當那隻蝴蝶在百花叢中翩翩起舞時,她不會忘記那白色的繭中發生了怎樣的危機和轉機。

——題記

當什麼溫暖了我的周圍,我醒了。

黑暗,無盡的黑暗,我的雙眼充滿了幽幽的黑暗。我一陣戰栗。

我不知道我來自哪裏,我不知道我現在在什麼地方,我不知道黑暗裏藏著什麼。可我知道等待下去就是死亡。這危機四伏的黑暗,這散發著死亡氣息的黑暗。

於是,我試圖移動,可沒走兩步,整個世界就開始晃動,我害怕極了;趕快移動,可整個世界天翻地覆,動蕩得更加厲害,我更加害怕了……

終於,我累了。任整個世界瘋狂。剛剛的晃動,讓我感到這黑色的世界是有邊界的。因為我感觸到粗糙的阻礙。不知什麼時候,一切又歸於沉寂,一切又依舊是黑暗。

我是什麼?我怎麼了?為什麼如此黑?是什麼弄醒了我?

我開始胡思亂想起來,身體又感觸到那粗糙的阻礙。我用唇碰了一下,很硬。我又焦急起來。我不要如此孤獨!我不要無盡的黑暗陪伴!我不要不明不白地生,不明不白地死!我不要待在這黑暗裏!

四下黑暗,一片沉默。是生,是死,這是一個問題。

一點一點,我用力地咬。一次一次,我薄薄的唇去咬那樹皮般的阻礙。

一點一點,一片黑暗。一次一次,黑暗一片。

千百次地撕咬,終於有了成果。我的世界透來一道來自夢想的光線。我的雙眼飽含著淚水,虔誠仰望這光線射來的方向。我看到綠色的、紅色的、白色的、黃色的……晃動的、跳動的、飄蕩的、飛翔的……

我看到了我的天堂,我夢想的地方。但我好累,我好想睡去,我的雙眸漸漸地模糊了……不,我不能睡去,我要出去,我還沒有走出這無盡的黑暗,不,不,不!

我的雙唇磨得麻木了。我的眼睛盯得酸痛了。

不,我不能睡去。睡去就是死亡。

惶惶中,我仿佛聽到黑暗在偷笑。

不!我繼續撕咬下去,我繼續……

我的世界終於明亮了許多,我也看清了我自己:綠色的身軀,金黃色的翅膀。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我縮緊了身子,奮力向外蠕動。

一點點,一點點,我的大半個身子已快出去了,我也累得筋疲力盡。身子被擠成墨綠色,翅膀也皺得失去了光彩。我已看到我在一個白色的繭子裏,千絲萬縷,經緯交錯,那綠色的葉子,紅色的花,飄動的雲,飛翔的蝴蝶……我已感受到那驚醒我的溫暖的陽光,我仿佛已到達了天堂。

安於現狀是可怕的。一陣風吹動了繭,讓我走出幻想。我知道我不能停下來享受,這並不是真正的天堂,這是最危險的現狀。

我又盡力向外蠕動,我的身軀變成了暗紅色,翅膀中仿佛有骨頭相撞的聲響。

【總結點評】本文模擬了一隻蝴蝶破繭時的心路曆程,意境優美如神話故事。作者文筆優美,筆調細膩,全文鮮有總結陳詞之句,卻將一切寓意盡在不言中。

本文必殺技:意境優美,文體新穎。

第二季:有所堅持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月亮越升越高,給草灘輕輕灑了一層銀色。此時的草灘更比白天迷人。這草真綠,即使在夜空下,還泛著朦朧的綠色。這綠色低低地懸浮在地麵上,仿佛能飄散到空氣裏似的。當水上吹來涼風時,草的梢頭,便起了微波,在月光下很優美地起伏,泛著綠光和銀光。

饑餓的羊群,並沒有因為饑餓而騷動和喧嚷,卻顯出一種讓人感動的恬靜來。它們在楝樹周圍很好看地臥下,一動不動地沐浴著月光。在白色之上,微微有些藍色。遠遠看去,像一汪水泊,又像是背陰的坡上還有晶瑩的積雪尚未化去。公羊的犄角在閃亮,仿佛那角是金屬的。隻有“黑點兒”獨自站在羊群裏。

明子走到羊群跟前,蹲下去,撫摸著那些餓得隻剩一把骨頭的羊,心裏充滿了悲傷。

第二天早晨,當明子去將羊群轟趕起來時,發現有三隻羊永遠也轟趕不起來了——它們已在皎潔的月光下靜靜地死去。

然而,剩下的羊依然不吃一口草。

太陽光燦爛無比,照得草灘一派華貴。

羊群仍然聚集在楝樹周圍,陽光下,它們的背上閃著毛茸茸的金光。陽光使它們變得更加清瘦,宛如一匹匹剛出世的小馬駒。它們少了羊的溫柔,卻多了馬的英俊。

就在這如此美好的陽光下,又倒下去五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