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湖橋橋洞裏發現了一具女屍。怎麼知道是女屍?她的長頭發在洞口外飄動著。行人報了鄉約,鄉約報了保長,保長報到地方公益會。橋上橋下,圍了一些人看。通湖橋是直通運河大閘的一道橋,運河的水由橋下流進澄子河。這座橋的橋洞很高,洞身也很長,但是很狹窄,隻有人的肩膀那樣寬。橋以西,橋以東,水麵落差很大,水勢很急,翻花卷浪,老遠就聽見訇訇的水聲,像打雷一樣。大家研究,這女屍一定是從大閘閘口衝下來的,不知怎麼會卡在橋洞裏了。不能就讓她這麼在橋洞裏堵著。可是誰也想不出辦法,誰也不敢下去。
去找陳泥鰍。
陳泥鰍來了,看了看。他知道橋洞裏有一塊石頭,突出一個尖角(他小時候老在洞裏鑽來鑽去,對洞裏每一塊石頭都熟悉)。這女人大概是身上衣服在這個尖角上絆住了。這也是個巧勁兒,要不,這樣猛的水流,早把她衝出來了。
“十塊現大洋,我把她弄出來。”
“十塊?”公益會的人吃了一驚,“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點。我有急用。這是玩命的事!我得從橋洞西口順水竄進橋洞,一下子把她撥拉動了,就算成了。就這一下。一下子撥拉不動,我就會塞在橋洞裏,再也出不來了!你們也都知道,橋洞隻有肩膀寬,沒法轉身。水流這樣急,退不出來。那我就隻好陪著她了。”
大家都說:“十塊就十塊吧!這是砂鍋搗蒜,一錘子!”
陳泥鰍把渾身衣服脫得光光的,道了一聲“對不起了!”縱身入水,順著水流,筆直地竄進了橋洞。大家都捏著一把汗。隻聽見欻地一聲,女屍衝出來了。接著陳泥鰍從東麵洞口淩空躥出了水麵。大家夥發了一聲喊:“好水性!”
陳泥鰍跳上岸來,穿了衣服,拿了十塊錢,說了聲“得罪得罪!”轉身就走。
大家以為他又是進賭場、進酒店了。沒有,他徑直地走進陳五奶奶家裏。
陳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個兒子,去年死了,兒媳婦改了嫁,留下一個孩子。陳五奶奶就守著小孫子過,日子很折皺。這孩子得了急驚風,渾身滾燙,鼻翅扇動,四肢抽搐,陳五奶奶正急得兩眼發直。陳泥鰍把十塊錢交在她手裏,說:“趕緊先到萬全堂,磨一點羚羊角,給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裏看看!”
說著抱了孩子,拉了陳五奶奶就走。
陳五奶奶也不知哪裏來的勁,跟著他一同走得飛快。(本文有刪節)
【賞析】寫民間奇人,就要寫出他們的與眾不同之處。陳泥鰍並非道德上的十全十美之人,但他有自己樸素又獨特的價值觀。在缺陷中寫出樸素的人性美,比起塑造“高大全”式的人物,更能讓人有所觸動。文似看山不喜平,開篇渲染陳泥鰍的水性之好,是奇人一奇;接著用少許筆墨寫陳泥鰍救人不要錢,是奇人二奇;筆鋒一轉,集中寫一個事件,前番好義輕利的陳泥鰍這次獅子大開口,設置懸念,結尾揭曉懸念,是奇人三奇。一波三折,精彩紛呈。寫好民間故事,語言要富於民間風味。歇後語的運用(“砂鍋搗蒜——一錘子”),充滿地方色彩的方言(日子很折皺),富於個性的人物語言(得罪得罪),使得場麵和人物頓時鮮活起來。
滿分作文——小作文中的大手筆
2009年廣東省高考作文題
我們生活在常識中,常識與我們同行。有時,常識雖易知而難行,有時,常識須推陳而出新……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生活中與“常識”有關的經曆或你對“常識”的看法。自擬標題,自定文體,不少於800字。
·解題·
“常識”是個中性的詞語,因此本題給我們留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題目提供了兩個展開思路的方向,一個是知易行難,一個是推陳出新。請注意之後題目中用了一個省略號,說明你可以就此發揮,也可以另辟蹊徑,隻需緊扣“常識”二字。
“他什麼都不懂”,這是村子裏的女人們對傻根評價最多的一句話。
傻根很傻,自從在城裏念完書回來,就變傻了。看,現在他又在田裏勸他爹別往莊稼上噴農藥,還說什麼噴農藥多了,植物害蟲就會產生抗藥性,還會汙染附近的河流水源什麼的。這不是很傻嗎?誰都知道,有害蟲就要噴農藥呀,連村裏三歲的娃娃都知道,傻根變傻了。
還有,鄰居家三愣子結婚時,本來開開心心地擺完喜酒了,第二天就準備下田幹活,誰知傻根又跑過去,非得攔住三愣子要他帶著老婆去登記,領啥結婚證什麼的,折騰了半天。俺村裏的人曆來結婚辦喜事,隻需父母同意,再擺幾桌酒席,叫上村子裏的人吃一頓就可以了,什麼登記、結婚證,那些豈不是多此一舉,傻根變傻了。
傻根他叔說要辦個啥魚塘,然後在魚塘邊上再蓋個豬窩,說是要用豬糞來喂魚,那樣魚長得快。正要開工動土時,傻根又跑了過來,嘴裏胡說什麼要是這樣的話,魚的體內就會有很多的寄生菌,人吃了對健康有害,很容易得病什麼的。後來被他叔叔狠狠罵了一頓。可不是嗎?幾十年來,誰家的魚不是這樣養過來的?不但養的魚又大又肥,而且一舉兩得,誰敢說這個方法不好。傻根變得越來越傻了。
最可恨的應該是去年那個縣上造紙廠的廠長說準備到俺村旁邊建一個大型的廠子,那樣多好呀,附近幾個村就數俺村裏窮,建下廠子後,那就不用愁了,到廠裏打工總比幹農活強呀!可在動工之際,那可惡的傻根又冒了出來,說什麼造紙廠汙染大,建在村子旁邊,會影響附近村民的飲用水什麼的,還會使莊稼死亡。後來,竟帶來了國土局和兩個負責水資源檢測的專家,把來建廠的人硬是趕走了。這不是斷了俺們村子裏的財路嗎?好不容易等來這麼一個財神爺,就這樣沒了。為此村子裏不少人在暗地裏罵傻根真的很傻。
傻根終於要走了。聽說城裏的學校開學了,他要回去繼續上學。他走的那天,隻有家裏人來送他。遠遠的幾個婦女瞧了瞧村口,說:“以後我保準不讓自己的兒子到城裏上學去,真是越學越傻了……”仿佛挺自豪的。
傻根真的很傻嗎?
【總結點評】本文構思巧妙,傻根這一著名的電影角色被用在高考作文中,已經可以起到奪人眼球的效果。而後所敘述的傻根一係列“傻事”,以及村人對他的諷刺和不滿,更是頗有魯迅先生狂人日記之遺風。作者遣詞造句符合故事意境,結尾引人深思,把握主題的能力很強。
本文必殺技:用故事講述道理,在題目上頗費心思。
實例一200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題
課堂上,老師說:“今天我們來做個小實驗。”隨後,他拿出一個裝滿石塊的玻璃廣口瓶,放在講台上,問道:“瓶子滿了嗎?”所有學生答:“滿了!”“真的?”老師從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進去,填滿石塊的間隙,“滿了嗎?”學生們若有所思。老師又拿來一壺水倒了進去,直到水麵與瓶口持平。“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老師問道。課堂活躍起來。
一個學生說:“很多事情看起來到達了極限,實際上還存在很大空間。”
一個學生說:“順序很重要。先放這桶沙子,有些石塊肯定就放不進去了。”
一個學生說:“對,得先放石塊。有些分量重的東西就得優先安排。”
一個學生說:“也不一定,先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麼?”
……
請就以上材料,展開聯想,自定角度,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自選(除詩歌外),不少於800字。
·解題·
這一題目,考生可以引申出諸如“滿”與“空”的辯證關係、充分利用、合理安排、懂得取舍、思維方式靈活等等主題。需要注意的是,本題既不要局限於材料展開論說,也不要追求麵麵俱到。比較好的做法是抓住一個角度,深入發掘。
每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個有規則、有容量的器皿,我們每個人都漫步在人生路上,不斷地在尋找著什麼,來填滿我們的心靈,隻不過每個人選擇的方式不盡相同,結果也千差萬別。
有的人自始至終隻用了一種東西來填滿自己的心靈,而這種人裏也分為兩類,一類被讚賞為執著,一類被稱為冥頑固執。前者的代表在中國曆史上不勝枚舉,就像屈原,他的心中似乎隻裝了國家社稷,他的血液散發出強烈的愛國氣息,不願見到國家的衰敗,他寧願選擇和那滾滾江水永遠共眠,他是執著的化身。而後者也不乏代表性人物,像《呼嘯山莊》中的希斯克利夫,在他選擇複仇之後,仇恨便徹徹底底占據了他的心靈,不再有愛,甚至是對自己的兒子。自從他選擇了仇恨,他便看不見快樂,看不見美麗,仇恨蒙住了他的雙眼,更封鎖了他的心。他是固執的,固執到不肯給予愛、希望、快樂……一點兒空間。這兩類人從某個角度看是相似的,自始至終隻在心裏放了一樣東西,就像給你一個木桶,你一來就在木桶裏裝了滿滿一桶水,要想再裝些什麼別的就很困難了。他們選擇了什麼填滿心靈,從此心裏也再裝不了別的什麼了。
而有的人則選擇了完全不同的方式,他們給心靈注入了多種多樣的元素。如同蘇軾,他的詞中就有著萬種風情,從“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從容到“又得浮生一日涼”的百無聊賴,從“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壯誌豪情到“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的淒切動人,他的心中裝載了太多的情感:鬱鬱不得誌的煩悶、一心報國的壯誌、思念亡妻的哀痛、看開一切的豁達……他的心靈就像一隻裝滿石塊的木桶,石塊就是他的滿腔抱負,但是木桶裏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容得下細沙,容得下清水,他的心裏也還摻雜了許多別的東西,他能看到的也很多。
這兩種人選擇了不同的方式來填滿自己的心靈,你是會選擇開始就在桶裏裝滿水還是在桶裏裝上石頭再慢慢注入細沙、灌上清水呢?選擇前者,請堅定一個正確的信念,執著地走下去;選擇後者,請分清孰輕孰重,色彩斑斕地走下去。這樣,不管選擇哪種方式填滿心靈,都會收獲一個精彩的人生。
【總結點評】對材料的理解獨道。將“杯子”理解為心靈,從這個角度切入,引申出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小作者沒有對兩種人生態度做簡單的“對”與“錯”的判斷,而是感悟出兩者各自的精彩之處,頗見感受和思考的功力。全文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末段總結升華,首尾呼應。
本文必殺技:比喻巧妙,引用恰當,對比鮮明。
實例二200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高考作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