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成功屬於有心人(3)(2 / 3)

口香糖的故事

少年兒童,特別是女孩子,都非常喜歡吃“泡泡糖”。而差不多所有的小朋友都以為“泡泡糖”是由橡膠做成的。20世紀40年代以前,這種被中國少年兒童稱為“泡泡糖”的口香糖確實是橡膠加上砂糖以及薄荷等輔料所做成的。而至今所有的口香糖卻是用乙烯合成樹脂這種新型的材料做的。發明這種口香糖的,是日本的山本佐與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的經濟形勢很糟,糧食不夠吃,有時就連美國士兵口中吐出的口香糖糖渣,也成為餓壞了的孩子搶奪的食物。當時,山本佐與治先生隻是一家小餅幹店的老板,他看到這些狀況,心裏很難過,很想製造出一種口香糖,以滿足孩子們的需求。

當時,日本並不生產橡膠,進口橡膠是由政府管製分配的,很難搞到手。山本佐與治並沒有就此灰心喪氣,而是積極開動腦筋,想想是不是可以尋找別的材料,選擇一種合適的“代用品”。

一天,他發現有人在擺弄一種白色的、有黏性的材料時,他頓時心頭一亮,連忙向那個人打聽,那人告訴他,這種材料叫乙烯合成樹脂,是新型的石油化工產品。他又打聽到,隔壁的鍾淵紡織公司就專門生產這種乙烯合成樹脂。山本佐與治馬上投入了實驗中,實驗很快就獲得了成功。這樣一來,乙烯合成樹脂加上砂糖及薄荷的口香糖就問世了。山本先生為這種口香糖取名為“哈裏斯”口香糖,並以此名成立了口香糖公司。

用乙烯合成樹脂做的口香糖看上去晶瑩潔白、細膩精美,比過去用橡膠做成的灰白色口香糖更惹人喜愛。很快,這種口香糖就取代了舊產品,而這種新材料也很快就在全世界的同行業中推廣開了。

山本佐與治並沒有“無中生有”地發明一種新的物種,他的貢獻就在於他“發現”了合成樹脂可以替代橡膠做口香糖。這個發現,也是一種創造力的表現。

煩惱引出來的創造

富安宏雄是日本的普通平民,貧窮和病魔,雙重災難逼迫下的他,心情壞到了極點。這一天,他躺在地榻上,又冷又餓,睡也睡不著。地榻旁邊有一個火爐,爐子上燒著水。水已開了好久,茶壺蓋子上麵噴著白色的蒸汽,發出哢嗒哢嗒的響聲,這聲音單調乏味,十分煩人。在富安宏雄聽來,簡直就是在嘲弄他的貧窮和病弱……

聽著聽著,富安宏雄再也忍不住了,他憤怒地隨手操起枕邊的一個錐子用力地向水壺扔過去,錐子一下子刺中水壺蓋子,紮在了上麵。富安宏雄驚奇地發現:煩人的哢嗒哢嗒聲一下子消失了。他連忙爬起身,想過去弄個明白。

他發現,蒸汽從壺蓋子上被紮的小孔裏冒出來,壺蓋就停止了與水壺邊緣的摩擦和振動,聲音自然就沒有了。他加大了爐火,把水燒得更開一些,又實驗了幾次,結果蒸汽都沒能把蓋子頂得振動出聲音來。這下,對生活失去信心的富安宏雄又燃起了新的希望,他想:“我必須好好地利用這項新創意,一定讓它開花結果。”

對生活有了新的希望,精神也仿佛好了起來。他興致勃勃地離開地榻,帶病奔波了一個多月,四處去推銷自己的新發現。最後,明治製壺公司以2000日元的代價買下了他的創意。更令人驚異的是,連他的肺病都不治而愈了!創造使他心境格外開朗,而優良的心理素質構成了一帖無形的良藥。

釣魚釣來的發明

巴察是美國的一位皮革商,喜歡垂釣,他經常到紐芬蘭海岸去釣魚。在結了冰的海麵上,巴察用鋼纖在厚冰上鑿洞,然後垂下他的魚鉤。冬季的紐芬蘭非常寒冷,從海水中釣起的魚一放到冰麵上就立刻被冰凍得硬邦邦的。帶回家的魚一次吃不光。當幾天後再食用這些冰魚時,巴察發現:隻要魚身上的冰沒有融化掉,魚味就不變。巴察是一個善於產生聯想的人,他由冰魚想到了有關人類保存食物的種種問題……

巴察根據冰魚所產生的靈感,逐個將肉類和蔬菜進行冰凍實驗。他興奮地發現,隻要把肉類凍得像那些魚一樣,就能保持新鮮。經反複實驗,他進一步發現:冰凍的速度、溫度和方法不同,食品冰凍後的味道和保鮮度也有所不同。蔬菜與肉類更不相同,必須有專門的冰凍方法。

作為一個皮革商和垂釣愛好者,巴察廢寢忘食地投入到食品冰凍法的研究中去。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巴察研究出了一種不會使食品失去原味和新鮮度的冰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