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成功屬於有心人(3)(3 / 3)

1923年,通用食品公司以3000萬美元的巨款買下了巴察的專利。不久,冰箱在全世界推廣開來。

冰能把魚凍住,凍過的魚能保持鮮度,這是一個常識問題,許多人都已習以為常。而巴察卻把這個並不令人拍案驚奇的發現加以聯想和深化,使它成為改善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的發明。

消除“人造雷聲”

無論在旅館、集體宿舍或者是在家庭中,打鼾給同屋造成的擾亂總是使人頭痛不已。多少年來,人們隻是埋怨著打鼾的人,卻無法為他們和為自己解除這種“噪音”的危害。

澳大利亞有一位婦女名叫榮地查蘭,她有一位健壯如牛的打鼾丈夫。每天晚上,打鼾丈夫鼾聲如雷,弄得她不能安睡。有時實在太困了,榮地查蘭就昏昏沉沉地睡去了,但過不了多久,一陣又一陣的“雷鳴”聲又會把她從美夢中驚醒……被丈夫的鼾聲吵醒之後,榮地查蘭並沒有推醒丈夫,也沒有對他發出任何怨言。她陷入了沉思……

一個又一個的不眠之夜,榮地查蘭留心注意起丈夫睡覺的姿勢來。她特別注意觀察丈夫睡覺時頭部和頸部的位置,並仔細將丈夫的姿勢描繪下來,和平常人的睡態進行比較和對照。經過長期的觀察、比較和對照研究,她發現凡打鼾的人都與他們睡覺時頭、頸、肩部的角度有關。找出了根由,榮地查蘭據此設計出了一種“夜安枕”,給她的丈夫使用。

她的丈夫使用“夜安枕”睡覺之後,無論側睡還是仰臥,都能保持氣管呼吸的通暢,鼾聲再也沒有了。這種“夜安枕”經過改進之後,於1984年正式投產推向市場,受到人們的歡迎。榮地查蘭出於對丈夫的愛,發明了消除“人造雷聲”的夜安枕。人們說,這是一項愛的發明。

牛頓的蘋果聯想

少年牛頓喜歡各種各樣的工具,並且製造出了許多奇怪的小玩意。

12歲時,牛頓進了一家公立學堂,並寄宿在一位藥劑師家裏。有一天,牛頓對藥劑師的一位親戚說:“你能不能把地下室的那隻木箱給我,我想做一個鍾。”那位親戚看著小牛頓那個認真的表情感到十分好笑,心想:“這小家夥真是異想天開,一隻木箱能做鍾嗎?”牛頓見他不相信自己,隻得再三地肯求:“先生,您就把那隻木箱給我吧,我敢保證,您將再不會因為不知道準確的時間而遲到了”。

“上班不遲到”是具有誘惑力的,那位親戚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將木箱交給了牛頓。牛頓如獲至寶,每天放學回來,他就埋頭做起鍾來。沒多久,他就做好了。每天早晨,他將適量的水注入一個盂內,孟內滴出的水流控製著鍾上時針的運動。那位親戚接受了牛頓送給他的禮物,以後再也不敢小看牛頓了。

牛頓27歲時,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並被聘為劍橋大學數學係教授。在假期中,他喜歡回到母親家裏,在她的花園裏一坐就數小時,他從容不迫地觀察周圍的一切,思索著各種各樣奇特的問題。一次,吃過午飯,牛頓又獨自來到花園裏坐下,他閉目休息了一會兒,等他睜開眼時,突然發現從近旁的一棵樹上掉下來一隻蘋果。當時,花園裏是安靜的,並且沒有風。牛頓的腦袋瓜飛快地轉動起來,很快他做出了曆史上一項最重要的發現,他將人們的想象由一隻蘋果的落地引向了星體的運行。在此之前,人們知道有一定質量的物體落到地上,是由於地心吸引,但是他們不知道這條引力原理同樣可以應用於整個宇宙。牛頓給蘋果落地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宇宙的定律就是質量與質量間的相互吸引。”回到學校,牛頓把他的發現告訴了他的朋友們,但卻遲遲不願發表他的觀察所得。在朋友們的再三勸說下,牛頓勉強同意準備出版手稿。

一旦投入工作的牛頓再次表現了他驚人的毅力。他經常連續幾夜不合眼,在房裏不停地踱來踱去,天亮的時候,稍稍打個盹,吃些早點,又繼續伏案工作。用人給他送去的熱騰騰的晚餐,通常變成了他冷冰冰的早點。有時,他也到花園裏散散步,腦子裏卻始終圍繞著問題。一旦發現什麼,他便會大叫一聲,然後飛奔上樓,趕緊在書桌上記點什麼。

牛頓就是這樣喜歡獨自遨遊在自己創造的幻境之中,把自己的發現當做一種個人消遣,為的是使自己能在寂靜的書齋中解悶。因此,他對工作的投入達到了忘我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