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名將驚魂未定,又聽說海軍戰船被敘拉古人用許多麵大鏡子反射的陽光焚燒了。這次他對阿基米得佩服得五體投地,提出了撤軍的建議。
小歐拉造大羊圈
歐拉是瑞士的科學家,變分法的奠基人,複變函數論的先驅者,理論流體力學的創史人。他在數學許多領域都有建樹,在力學、物理學、天文學方麵也有很大貢獻。他曾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和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歐拉從小對數學入迷,對科學興趣濃厚,因對上帝的存在與否提出疑問,被學校開除。
一天,小歐拉正在牧場幫助父親幹活,父親突然喊他。他跑去一問,得知父親要擴建羊圈,讓他去幫助計算一下需備的籬笆材料。他先是幫助父親用繩子測量土地,然後計算這塊土地的總麵積與籬笆用料。
老歐拉已將四根轉角樁打入地下,然後將以這四點連成線,圍成羊圈。經過反複計算小歐拉向父親報告說:“羊圈長40米,寬15米,麵積600平方米,共需用110米籬笆材料。”
聽了兒子的彙報,父親立刻愁眉不展:“現在我們隻有100米材料。如果把寬去掉5米,隻能獲得400平方米麵積的羊圈了。這樣還是不夠用啊!”
歐拉並沒有馬上安慰父親,隻是說了一聲:“讓我再算算吧。”
第二天,老歐拉歡天喜地帶著工人開始圍羊圈。原來昨天夜裏,小歐勒到底找出了一個最佳方案:“隻需把羊圈變長方形為正方形,即把每個邊都變為25米,那麼用100米籬笆材料就能圍成625平方米麵積的羊圈了。”
這樣,既不用增加籬笆材料,又擴大了羊圈麵積,怎能不令老歐拉高興呢?他逢人便誇兒子的才能,使這一巧算羊圈之事不徑而走。當歐洲著名數學家伯努利聽到一名小學生能具有這樣數學才能,便親自接見了歐拉,並鼎力相薦,使小歐拉進入巴塞爾大學學習,那年他隻有13歲。
“逃學”的真相
凱·西厄班是瑞典著名物理學家,他一生從事原子物理、核物理、分子物理、等離於物理、電子光學等科學研究,對發展電子光譜學做出了傑出貢獻。
他從小懂事、聰明、勤奮,特別注重時間的合理安排。他為自己規定的座右銘是“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
在西厄班小學最後那年,媽媽由於操勞過度病倒了,爸爸在很遠的地方工作。12歲的孩子擔起了家庭生活和照顧媽媽的重任,他經常是邊匆匆趕往學校邊吃著食物。但他告誡自己,再苦再累,學習上決不能掉隊。每天忙完家務之後,已很晚了,他才在燈下認真做題,堅持預習新課程。西厄班的不幸老師和同學們根本不知道。
這時,數學老師換了新人,他年紀大,脾氣古怪,使西厄班十分懷念原來的老師。西厄班對新來的懷特老師每道題都講好幾遍,感到受不了。一次懷特老師弄來3道極難的數學題,當他講第一遍時,西厄班已聽懂了,他隻在草紙上做了幾個自己使用的符號。老師又開始講第二遍了。西厄班突然想起今天來時匆忙,忘給媽媽喂藥了。於是趁老師不注意,他從門縫裏鑽了出去。
懷特老師發現西厄班沒了,到他課桌翻翻筆記本,一個字也沒記。他氣憤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