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3章 大千世界篇(18)(2 / 3)

非洲:非洲是阿非利加的簡稱。希臘文“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的意思。赤道橫貫非洲的中部,非洲3/4的土地受到太陽的垂直照射,年平均氣溫在攝氏20度以上的熱帶占全洲的95%,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區終年炎熱,故稱為“阿非利加”。

澳洲:澳洲是澳大利亞洲的簡稱。“澳大利亞”一詞來源於西班牙文,意思是“南方的陸地”。人們在南半球發現這塊大陸時,以為這是一塊一直通到南極洲的陸地,便取名“澳大利亞”。後來才知道,澳大利亞和南極洲之間還隔著遼闊的海洋。澳洲又稱為大洋洲。大洋洲是指太平洋中的三大群島——波利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美拉尼西亞。

南極洲:南極洲因為地處地球南端而得名。它還有不少別名:因為它最後被人發現,所以也稱為“第七大陸”;因為它在地球上的酷寒地區、終年冰雪覆蓋,一片白雪皚皚的景象,所以又叫“冰雪大陸”、“白色大陸”。

紅海名稱的由來

紅海是指介於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之間的狹長海域,古希臘人稱為THALASSAERYTHRAE,今名是從古希臘名演化而來的,意譯即“紅色的海洋”。此名稱的來源,解釋甚多。

其一是用海水的顏色來解釋紅海的名字。這種解釋又分為三種觀點:有的說紅海裏有許多色澤鮮豔的貝殼,因而使水色深紅;有的認為紅海近岸的淺海地帶有大量黃中帶紅的珊瑚沙,使得海水變紅;還有的說紅海是世界上溫度最高的海,適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層海水中大量繁殖著一種紅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紅色,因而得名紅海。

其二是認為紅海兩岸岩石的色澤是紅海得名的原因。遠古時代,由於交通工具和技術條件的製約,人們隻能駕船在近岸航行。當時人們發現紅海兩岸特別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綿延不斷的紅黃色岩壁,這些紅黃色岩壁將太陽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紅光閃爍,紅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將紅海的得名與氣候聯係在一起。紅海海麵上常有來自非洲大沙漠的風,送來一股股炎熱的氣流和紅黃色的塵霧,使天色變暗,海麵呈暗紅色,所以稱為紅海。

其四是古代西亞的許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紅色表示南方,紅海就是“南方的海”。

“死海”的由來

死海是位於約旦和巴勒斯坦之間的一個鹹水湖,由於地勢低窪、深陷,湖麵低於地中海麵392米,湖水最深處達400米,是世界上陸地最低的地方。它東西寬5~16公裏,南北長75公裏。

由於阿德西等高山的泉水和約旦河水彙聚在這裏,長年累月,大量礦物質隨著河水和泉水在湖中沉積下來,越積越多,造成湖水含鹽量高得驚人。如果把各種鹽類加在一起,那麼死海水裏的含鹽量則高達23%~35%。

這一數字是世界最高的,生物在這樣的鹹水湖中都無法生存,於是人們把它命名為“死海”。有趣的是,正因為湖水含鹽量極高,造成水的比重大於人的比重,所以即使不會遊泳的人掉到湖中也不會沉底,甚至還可以躺在水麵上看書或抽煙。因此在死海遊泳不用擔心會被淹死,死海與人們通常的想法相反,它是名副其實的“不死海”。

峨眉山的由來

關於峨眉山的來曆,還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從前,峨眉山隻是一塊方圓百餘裏巨石,顏色灰白,高接藍天,寸草不生。為了建設美好的家園,一個聰明能幹的石匠同他的妻子巧手繡花女,決心用他們的雙手將巨石打鑿成一座青山。天上的神仙為他們的決心和努力所感動。在神仙的幫助下,石匠把巨石鑿刻成起伏的山巒和幽深的峽穀;繡花女把精心繡製的布帕和彩帕拋向天空。彩帕飄向山頂,變成豔麗無比的七彩光環;布帕飄舞在石山上,變成蒼翠的樹林、飛瀑流泉、怒放的山花,變成歡唱的飛鳥、跳躍的群猴和遊走的百獸。一座座青山起舞,一道道綠水歡歌。因為這座青山像繡花女的眉毛一樣秀美,所以人們把這座青山叫峨眉山。

西雙版納名稱的由來

“西雙版納”是一句傣語。四個字中,有三個字數詞,一個名詞。傣語的“西”、“雙”、“版”三個字,譯義漢語是“十”、“二”、“千”;“納”是個名詞,意為“田”。按字義,“西雙版納”就應譯為“十二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