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諾萊?德?巴爾紮克(1799—1850),法國19世紀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
巴爾紮克出生在巴黎西南部的圖爾城。他的父親是個金融家,還做過參議員。家裏人希望巴爾紮克當律師,送他進了大學讀法律。但是巴爾紮克不喜歡法律,而是喜歡文學。因此他去巴黎大學旁聽文學講座,並獲得文學學士學位。20歲時他向家裏宣布,他要“做文壇上的國王”,立誌一生從事文學創作事業。由於家裏堅決反對,他隻好離家在貧民區租了一間簡陋的閣樓從事創作。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寫出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五幕詩劇《克倫威爾》。但是作品並不成功,家裏也斷絕了給他的生活資助。可是他並不灰心。為了生活,他開始寫一些“通俗”小說,而且速度快得驚人,他可以三天用完一瓶墨水,更換十個筆頭。但這並沒有給他帶來“金錢上的自由”,反而使他的生活日漸貧困。他又轉而經商,開辦了印刷廠和鑄字廠,但都以失敗告終。跌宕的生活使巴爾紮克了解了法國上層社會的腐朽、貪婪,又熟悉了下層普通群眾的貧困生活,使他產生了要揭露這腐敗社會的強烈願望,也為他日後的創作積累了大量素材,奠定了紮實的基礎。1828年,巴爾紮克重新開始文學創作,並且為之獻出了畢生心血。
巴爾紮克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潛戲劇、隨筆、論文,但他在文壇上最輝煌的代表作是他傾20年心血創作的《人間喜劇》。巴爾紮克有一個宏大的設想,就是利用文學進行社會研究,用小說來表現19世紀法國社會的方方麵麵。《人間喜劇》內容豐富,結構龐大,完成的作品有91部,人物2400多個。巴爾紮克計劃寫137部小說,但是到他去世時隻完成了三分之二。
《人間喜劇》的創作方法有兩個特點:一是分類法,即將作品分為“風俗研究”、“哲學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類。“風俗研究”是主體,又分為私人生活場景、外省生活場景、巴黎生活場景、政治生活場景、鄉村生活場景等;二是人物再現法,即一個人物在多部作品中出現,每部作品隻反映人物發展過程的一部分。這樣,全部作品構成了一個整體,從中既可以看到一幅完整的法國19世紀的風俗畫,又可以窺見普通人物的發展曆程。巴爾紮克的成就達到了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歐也妮?葛朗台》是《人間喜劇》中法國生活場景的組成部分,是巴爾紮克的代表作之一。小說通過描寫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塑造了一個狡詐、貪婪、吝嗇、殘忍的暴發戶葛朗台的形象,揭露了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講述了金錢如何使人性毀滅,造成家庭悲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