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按照走行部結構來劃分,通常可分為:車架式內燃機車和轉向架式內燃機車。
(7)若按機車軸數來劃分,一般可分為:二軸、三軸、四軸、五軸、六軸和八軸內燃機車。
(8)如按機車軸式來劃分,一般可分為:A-A、A0-A0、B-B、B0-B0、B-B-B、B0-B0-B0、C-C、C0-C0、D-D、D0-D0、A01A0-A01A0、AAA-B軸式內燃機車。
(9)若以司機室數量來劃分,通常可分為:單司機室和雙司機室內燃機車,還有無司機室內燃機車。
2.火車的心髒——內燃機車的組成及裝置
通常情況下,內燃機車就是采用內燃機作為動力裝置的機車。對於大多數的鐵道機車來說,它們所采用的內燃機差不多都是柴油機。
內燃機車是由柴油機、主傳動裝置、輔助傳動裝置、車體(包括司機室)、走行部以及各輔助係統構成的。其中的機車輔助係統又包括以下係統:燃油係統、機油係統、冷卻水係統、預熱係統、空氣製動係統以及其他用風係統、控製係統、照明係統、充電係統、檢測係統、診斷係統和顯示記錄係統等等。
內燃機車的工作原理不盡相同,一般有三種傳動裝置:
(1)電傳動
電傳動分為三種形式:直流電傳動、交直流電傳動和交直交(簡稱交流)電傳動。東風、東風2和東風3型機車,屬於直流電傳動機車;而東風4型以後研製的電傳動內燃機車,都屬於交直流電傳動機車。1999年後,相繼出現一些交流傳動機車,較成功的有大連廠的東風4DJ型和戚墅堰廠的東風8CJ型,而我國國產電傳動機車都被命名為東風型,進口的則是ND型。在我國,電傳動機車最知名的是由戚墅堰機車車輛廠製造的東風11G型和東風8B型。
(2)液力傳動
一般情況下此類傳動分為兩種:液力傳動和液力換向的液力傳動。然而,還有一種是液力機械傳動。例如北京型和東方紅係列機車,都屬於液力傳動機車;而大多數GK係列工礦機車則是液力換向機車。在我國,國產的液力傳動通常都是東方紅型和北京型,不過也有工礦機車GK係列,進口的則為NY型。在我國,液力傳動機車最知名的,就是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ND5型了。
(3)機械傳動
在我國,機械傳動極為少見,僅在功率較小的地方鐵路和工礦機車上少有運用。中國幹線內燃機車以電傳動東風型為主。現如今,液力傳動越來越少。然而,以前的首長專列都是用聯邦德國漢壽爾工廠NY6、NY7牽引的電傳動內燃機車,僅有一台是戚墅堰機車車輛廠製造的東風11Z型來牽引專列。
此外,內燃機車傳動裝置還有很多作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每當循環供油量一定時,柴油機的扭矩隨轉速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而柴油機的功率與轉速變化差不多成正比,而要達到標定功率隻有在標定轉速下才有可能。
為了實現機車牽引特性的要求,柴油機的功率得到充分發揮和合理利用,傳動裝置作為柴油機曲軸和機車動軸的中間環節,必須安裝在內燃機車上,將柴油機的扭矩、功率——轉速特性轉換為內燃機車的牽引特性,也就是機車起動和低速牽引時產生較大的牽引力。在列車起動之後,機車主控製器手柄的位置是給定的,柴油機轉速、功率也是一定的,列車運行阻力小於機車牽引力時(加速力為正值),機車速度沿著牽引特性曲線增高(既牽引力隨之減小);當列車阻力大於機車牽引力時(既加速力為負值),機車速度沿著牽引特性曲線減小(牽引力隨之增大);通過傳動裝置同時實現機車換向、動力製動等工況轉換功能,能夠滿足列車牽引的一係列要求。
3.長發飄飄——電力機車
1879年,德國科研人員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力機車。此機車是利用兩條鐵軌之間的第三條軌將電力引進機車裏,不過,這種供電方式隻適合於電壓和功率較低的情況。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速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樣一來,電力機車的發展再也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了。於是,人們就開始想方設法地提高電力機車供電係統的電壓和功率,這就使得高壓輸電線和變電裝置得到了應用。為此,摒棄了設在地麵上的第三條軌供電的方式,因為這樣既不安全,又會帶來許多不便之處。
1881年,德國成功試驗了一種以高壓輸電線供電的電力機車新的供電係統,被稱為“架空接觸導線”供電係統,簡言之就是將電力機車的供電線路由地麵轉向空中。事實上,這種供電係統和現在城市中的有軌電車極為相似,在車頂上有一條可愛的“長辮子”。與以前使用蓄電池的電動機車相比而言,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它自身並不帶電源,電來源於電廠。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機車的結構比較簡單,不過必須有一套供電設備。
這種長著“長辮子”的火車,憑借在車頂上安裝的受電弓子,把電力從架在空中的電線上引到機車裏。來自高壓輸電線的電高達110千伏,屬於三相交流電。而且必須經過牽引變電所,將其轉換成25千伏的單相交流電,才能供給機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看到在電力機車行駛的鐵道沿線上,大約每隔50千米就設一個牽引變電所。於是,變電所的電就被送到鄰近的沿線接觸網上。然後,通過機車上的受電弓將交流電引到機車的整流器上,將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推動直流電動機旋轉,最後再經過傳動裝置,機車也就能夠行駛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