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的煙霧(特別是其中所含的焦油)是致癌物質。因此,吸煙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發生癌變的可能。
心髒與動脈
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煙草的煙霧可能是由於含一氧化碳之故,似乎能夠促使動脈粥樣化累積,而這種情形是造成許多心髒疾病的一個原因,大量吸煙的人,心髒病發作時,其致死的幾率比不吸煙者大很多。
食道
大多數吸煙者喜歡將一定量的煙霧吞下,因此消化道(特別是食道及咽部)就有患癌疾的危險。
肺
肺中排列於氣道上的細毛,通常會將外來物從肺組織上排除。這些絨毛會連續將肺中的微粒掃入痰或黏液中,將其排出來,煙草煙霧中的化學物質除了會致癌,還會逐漸破壞一些絨毛,使黏液分泌增加,於是肺部發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氣管炎。明顯地,“吸煙者咳嗽”是由於肺部清潔的機械效能受到了損害,於是痰量增加了。
膀胱
膀胱癌可能是由於吸入焦油中所含的致癌化學物質所造成,這些化學物質被血液所吸收,然後經尿道排泄出來。
皮膚
吸煙不僅可以使麵部皮膚產生皺紋和變黃,而且也可以對全身的皮膚產生同樣的後果。科研人員對82名誌願者進行了研究,其中41名是吸煙者,另41人是非吸煙者。他們的年齡在22至91歲,研究人員觀察和拍攝他們上肢內側的圖片來顯示皮膚的好與壞。結果顯示,年齡超過65歲的吸煙者比不吸煙者身體皮膚的皺褶明顯增多。
研究也證明,吸煙同樣會使受到衣服保護的身體皮膚出現與麵部皮膚一樣的損害,由於皮膚之下的血管萎縮和對皮膚的血液供應減少,導致皮膚的受損和衰老。
57吸煙對環境有什麼危害?
眾所周知,吸煙有害健康,全球有13億吸煙者,每年直接死於吸煙引發疾病的人口高達500萬人,我國有3.5億煙民,每年相應的死亡人口約100萬人。吸煙不但危害著人類的生命,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香煙生產的原料——煙草,最初進入商業用途的種植是在16世紀初期的美洲中部,爾後從17世紀開始擴展到歐洲、中東、非洲和亞洲。
煙草種植和加工過程中的耗材及對環境的影響
煙草大多種在樹木稀疏的半幹旱地區。種植煙草會破壞土地的自然資源係統,使一塊豐產的土地變為貧瘠的荒地。煙草生長成熟期比許多農作物要長,約為半年,這對土地營養消耗量很大。其所需磷肥是咖啡豆的5.8倍,玉米的7.6倍,木薯的36倍!過多地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結。2005年我國煙草種植麵積為111.6萬公頃。而煙草的加工要用火烤,烘烤1公頃煙葉要消耗3公頃林地的木材,平均烘烤1公斤煙葉要7.8公斤木材。種植煙草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使得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雪上加霜。2005年我國煙草種植麵積為111.6萬公頃,加工這些煙草需要消耗334.8萬公頃的木材。隨著煙草的種植和加工,將有更多的土壤板結,會砍伐更多的樹木,這將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卷煙製造過程中的紙消耗及對環境的汙染
我國每年卷煙紙消耗約為10萬噸左右,而每生產1噸紙製品要用20棵大樹,這樣算來我國每年生產卷煙紙需要消耗200萬棵大樹。同時造紙業又是高汙染、高耗能的產業,每年生產10萬噸卷煙紙會產生642.4萬噸的汙水,排放COD(主要汙染物化學需氧量)0.3萬噸,耗水量1,000萬噸,綜合耗能達15萬噸標煤(噸紙耗水量為100噸;綜合耗能為1.5噸標煤)。
2005年我國卷煙消費量為19,328億支,因此由於吸煙進入空氣的一氧化碳約為17.4萬噸、二氧化碳約為26.1萬噸。
吸煙後產生的煙蒂是不可降解的,將會對環境產生嚴重的影響。每個煙蒂的體積約為0.49立方厘米,據2005年我國卷煙消費量為19,328億支計算,將會產生94.7萬立方米的不可降解煙蒂垃圾。
吸煙與火災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發生的火災有20%是由於吸煙引起的,在我國占6%,有些省、市占15%以上。由此可以看出,由吸煙引起的火災占較大比例。
目前,全世界都在提倡可持續發展,而環境保護正是其中的重要一項,我們應該抵製任何危害環境的行為。由以上這些統計,我們可以了解到吸煙正在嚴重地危害著環境,因此我們應該嚴格遵守《煙草控製框架公約》,將健康控煙、健康戒煙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