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飛翔的夢想(5)(1 / 3)

繼沃爾科特擔任斯密森學會會長的查理·阿博特是位善采眾意的開明的科學家。他想方設法改善同奧維爾·萊特惡化到極點的關係。他上任不久,就重新組織委員會,認真調查1914年的試驗真相。

調查委員會由飛行專家和技術人員組成。不久,調查結果出來了,和奧維爾的說法一樣,蘭利飛機複原時做了大幅度修改。專家們認為,蘭利飛機在未改動之前,不能稱為真正的實用飛機,而萊特飛機才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上第一架由人駕駛的動力飛機。

1942年,斯密森學會發表了這次調查結果,撤銷了28年前的聲明,同時發表聲明向萊特兄弟表示道歉。

奧維爾激動地讀著斯密森學會的聲明,熱淚盈眶。現在終於恢複了名譽,恢複了航空史的本來麵目,雖然它來得晚了些,但畢竟是來了。

奧維爾為斯密森學會的真誠、坦率所感動。他表示諒解,許諾把心愛的飛機運回美國。

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打得激烈,運回萊特飛機的事就被耽擱了下來。幸運的是,德國法西斯空軍轟炸英倫三島時,萊特飛機躲過了災難,完好無損。

早期飛機的外觀年已古稀的奧維爾整天盼望著自己的飛機能早點運回來,盼望著自己的雙手能再摸一摸這架把自己送上藍天——不,是把人類送上藍天的飛機。他盼望著,盼望著……1948年,曆經磨難的萊特飛機終於運回祖國,迎接它的,已不是奧維爾·萊特了,而是成千上萬的青年、學生、科學家。奧維爾已不在人世了,他剛剛去世不久。

如今,萊特飛機在美國航空和宇航博物館(原名航空博物館)的大廳裏展出。人們要了解藍天是怎麼被征服的,航空時代從什麼時候開始,都要到這裏來了解萊特兄弟的功績。萊特兄弟——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如果地下有靈,定會感到欣慰的。

於是,當萊特兄弟終於把他們製造的機器大鳥送到空中後,新的競賽開始了……1909年,路易斯·布雷裏奧(LouisBleriot)穿越英吉利海峽的飛行讓整個歐洲激動不已。人們的熱情被極大地激發了出來。戈登·貝納特杯於是,法國蘭斯市以及香檳地區的葡萄酒商們決定舉辦為期一周的航空展以及競賽。他們為競賽設立了大筆的獎金,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飛行國際杯”。該項競賽的獎杯以其讚助商——著名美國出版商詹姆斯·戈登·貝納特,《紐約先驅論壇》和《巴黎先驅論壇》的發行人——的名字命名為“戈登·貝納特杯”。

從8月22日到29日,賽會將整個歐洲的精華吸引到蘭斯郊外的Betheny平原上,從皇室和將軍到大使和富翁。其規模之巨大,氣氛之典雅,讓同時期乃至以後的其他航展相形見絀。知識點康斯坦丁·愛德華多維奇·齊奧爾科夫斯基1857.9.5—1935.9.19俄國和蘇聯科學家,現代航天學和火箭理論的奠基人。1857年9月5日生於俄國伊熱夫斯科耶鎮(今屬梁讚州)。童年因聽覺幾乎完全喪失輟學,14歲以後主要靠自學,讀完中學和大學數理課程。1880年開始在卡盧加省博羅夫斯克縣立學校任教並開始研究工作。研究課題有:金屬氣球(飛艇)、流線型飛機、氣墊火車和星際火箭的基本原理等。

1903年發表了世界上第一部噴氣運動理論著作《利用噴氣工具研究宇宙空間》,提出了液體推進劑火箭的構思和原理圖,並推導出在不考慮空氣動力和地球引力的理想情況下,計算火箭在發動機工作期間獲得速度增量的公式,為研究火箭和液體火箭發動機奠定了理論基礎。馮如——中國飛機先驅馮如,廣東恩平人,我國從事飛機研製、設計、製造和飛行的第一人,被美國報紙稱為“東方萊特”。他當年駕駛的“馮如一號”是中國人自行設計、研製、生產的第一架飛機,揭開了我國載人動力飛行史的第一頁。以馮如試飛載人飛機為標誌,我國航空事業至今已走過一百多年的滄桑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