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的專業術語是固定翼機,泛指比空氣重,有動力裝置驅動,機翼固定於機身且不會相對機身運動,靠空氣對機翼的作用力而產生升力的航空器。這種定義是為了與滑翔機和旋翼機有所區別。固定翼飛機是目前最常見的航空器形態。動力的來源包含活塞發動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渦輪風扇發動機或火箭發動機等等。同時飛機也是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運輸工具。
飛機的機翼的上下兩側的形狀是不一樣的,上側的要凸些,而下側的則要平些。當飛機滑行時,機翼在空氣中移動,從相對運動來看,等於是空氣沿機翼流動。由於機翼上下側的形狀是不一樣,在同樣的時間內,機翼上側的空氣比下側的空氣流過了較多的路程(曲線長於直線),也即機翼上側的空氣流動得比下側的空氣快。根據流動力學的原理,當飛機滑動時,機翼上側的空氣壓力要小於下側,這就使飛機產生了一個向上的升力。當飛機滑行到一定速度時,這個升力就達到了足以使飛機飛起來的力量。於是,飛機就上了天。
飛機及分類
什麼是飛機
在中國,飛機的名字,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還不一致,叫飛行機、飛艇或飛車的都有。辛亥革命之後,飛機這個專有名詞才被大家所共同認可。
飛機不能簡單地解釋為“會飛的機器”,那樣有些過於牽強附會。一般地說,飛機指具有固定機翼、安裝了發動機,能靠自身動力在大氣中飛行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
凡是具備這兩個基本特征的就可以叫做“飛機”:①飛機的密度比空氣大,並且是由發動機產生的推力運動的;②飛機都有產生升力、托舉飛機離開地麵在天空中飛行的固定機翼。這兩個特征者缺一不可。譬如:氣球或飛艇密度小於空氣、但是沒有機翼;滑翔機有固定機翼,可是沒有發動機、隻能在空中滑翔,也不能算是飛機;像直升機或旋翼機的機翼是不固定的,靠機翼旋轉產生升力,因此也不屬於飛機。因此我們可以把飛機理解為:飛機是依靠發動機推動的、有固定機翼的而且比空氣重的航空器。
自從飛機發明以後,發展到現在,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已不可缺少飛機了。飛機已經成為人們翻山越嶺、漂洋過海最快捷的運輸工具,不僅廣泛應用與民用運輸和科學研究,還是現代軍事裏的重要武器裝備。我們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把飛機劃分成各種類型。
比如,按照飛機的使用對象是軍事還是民用,分為民用飛機和軍用飛機。
民用飛機除客機和運輸機以外還有農業機、森林防護機、航測機、醫療救護機、遊覽機、公務機、體育機、試驗研究機、氣象機和特技表演機等。
軍用飛機可按用途可分為戰鬥機、轟炸機、攻擊機、運輸機、偵察機以及電子戰飛機等。
飛機還可按組成部件的外形、數目和相對位置進行分類:
按機翼的數目,可分為單翼機、雙翼機和多翼機。
按機翼相對於機身的位置,可分為下單翼、中單翼和上單翼飛機。
按機翼平麵形狀,可分為平直翼飛機、後掠翼飛機、前掠翼飛機和三角翼飛機。
按水平尾翼的位置和有無水平尾翼,可分為正常布局飛機(水平尾翼在機翼之後)、鴨式布局飛機(前機身裝有小翼麵)和無尾飛機(沒有水平尾翼);正常布局飛機有單垂尾、雙垂尾、多垂尾和V型尾翼等形式。
按推進裝置的類型,可分為螺旋槳飛機和噴氣式飛機;按發動機的類型,可分為活塞式飛機、渦輪螺旋槳式飛機和噴氣式飛機。
按發動機的數目,可分為單發飛機、雙發飛機和多發飛機。
按起落裝置的形式,可分為陸上飛機、水上飛機和水陸兩用飛機。
還可按飛機的飛行性能進行分類:按飛機的飛行速度,可分為亞音速飛機、超音速飛機和高超音速飛機。
按飛機的航程,可分為近程飛機、中程飛機和遠程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