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民用飛機一覽(4)(1 / 3)

公務機一般為9噸以下的小型飛機,可乘4~10人;但有的地方把總統、國王、皇室成員專用的要人專機也列入通用航空範圍,這時波音747這樣的大型飛機也可以列入公務機行列了。

公務機大都有兩台發動機以提高飛行安全性。高級公務機多采用渦輪風扇發動機,一般裝在機身尾部和兩側的短艙內,以降低機艙的噪音。豪華的公務機機艙內有現代通訊設備,供乘用人員辦公用,飛行性能與航線飛機差不多。

據最新統計,全世界1991年共有29280架公務機,按營業額統計,世界上最大的10家公務機生產廠家中,美國4家,加拿大兩家,法、英、以、意各1家。知識點雙翼機有上下並列配置的兩副機翼的飛機,被稱為雙翼機。兩副機翼前後配置的飛機稱串翼機。雙翼機的上下機翼用支柱和張線連成一個承力的整體,組成一個空間桁架結構。雙翼機是舊式飛機。在飛機發展初期,發動機功率低、重量大,建造機體的材料大多是木材和蒙布。為解決升空問題,需要較大麵積的機翼,以便在低速條件下產生足夠的升力。雙翼機有兩個翼麵,機翼總麵積較大。

在現代的飛機中,除對載重量和低速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小型飛機外,雙翼機已不多見。新中國的航空事業1949年新中國建立之初,別說是飛機製造業,基本上所有的重型裝備製造業都處於“一窮二白”的狀態,但是,很快,隨著“一五”、“二五”計劃的實施,新中國終於逐步實現了自己製造飛機的夢想。在跨入21世紀以後,中國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技術能力也有了空前提高,中國成為航空大國、航空強國的步伐越來越快。

初教-5教練機,是我國第一種自行製造的初級教練機,原型為蘇聯雅克-18教練機。雅克-18是由前蘇聯雅克福列夫設計局於1946年設計生產的雙座初級教練機。1951年,中共中央批準國有航空工業爭取在3~5年內,從修理起步,逐步過渡到仿製蘇聯教練機和殲擊機。

1951年4月23日,國家航空局決定在南昌建立飛機製造廠。5月13日第一批建設者到達南昌,在國民黨政府與意大利1934年合建的“國民黨第二飛機製造廠和航空研究院”的舊址上開始了工作。當時隻有一條1500米的碎石跑道,1座廠房,7座舊機棚,30多台舊機床。經過第一代建設者的奮鬥,建廠僅僅148天就開始修理從朝鮮戰場上轉下來的飛機。當年年底,南昌飛機製造廠已修理雅克-18型飛機38架。

1954年4月1日國家航空工業局批準南昌飛機製造廠提前成批生產雅克-18。1954年7月,南昌廠仿製成功首架雅克-18教練機,命名為初教-5。1954年7月3日下午5時15分,初教-5首飛成功。與之配套的株洲航空發動機製造廠也正式成立。盡管現在看來初教-5老得掉牙,但它卻是我國批量製造飛機和航空發動機的開端,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初教-5飛機在當年就生產了10架,次年交付部隊60架,到1958年共生產了379架。

該機機身由合金鋼管焊接成骨架,呈構架式機身骨架。機身前段及發動機整流罩為鋁合金蒙皮。機身後半段由布質蒙皮覆蓋。機翼由梯形外翼和矩形中翼組成。中翼為全金屬結構,由兩根大梁、八根翼肋等組成,中翼中裝有兩個容量75升的油箱。中翼與機身框架連接。外翼與尾翼的前緣、梁、翼肋等用鋁合金製作;布質蒙皮。發動機選用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的M-11FP5缸氣冷式活塞發動機。後三點式起落架,主輪半埋狀收入中翼,尾輪固定不可收。縱列式密封座艙具有良好的視野。機上裝有無線電收報機和機內通話設備。

國產Y-5(運5)原型機AN-2輕型多

用途單發雙翼運輸機中國1990年用於通用航空的飛機總共才約400架,主要機種是運5型飛機。而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的航空大國之一,擁有強大的航空運輸機群。隨著我國大飛機項目的實現,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製造的大型客機一定會翱翔在全球五洲四海的藍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