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軍用飛機大全(2)(1 / 3)

“噴火”式戰鬥機

英國“噴火”式戰鬥機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後,為了應付德國空軍日益嚴重的威脅,英國航空部需要一種新型的截擊機。當時,皇家空軍最快的截擊機時速在350千米左右,而為了攔截德國正在研製的新型飛機,截擊機的時速至少要達到480千米。“噴火”的誕生就源於此。

最初,新戰鬥機的武器是機翼上的4挺機槍,後來,為了保證在一次標準的3秒點射中造成致命的殺傷,機槍的數目增加到了8挺。“噴火”的新式結構,特別是那革命性的機翼結構,在批量生產時帶來了無數麻煩。而得益於簡單的結構,“噴火”的競爭對手——“颶風”的產量則要高得多。直到1938年年中,“噴火”才開始批量生產並交付皇家空軍。

19中隊的另一架“噴火”MkI,這種敞開式座艙的魅力的確難以抵擋現在聽起來或許有些令人難以置信,在裝備了“噴火”式後,很多飛行員居然感到新飛機難以適應——那些習慣了開放式座艙的飛行員覺得封閉式的座艙會引起幽閉症,於是他們總是大開著艙蓋。此外,這些飛行員一開始還不熟悉可收放式的起落架,他們常常在降落時忘記放下機輪,引發了無數事故。其實飛機上已經配備了警告喇叭,但由於這個喇叭在飛機震動比較劇烈的時候會自動鳴響,飛行員總是把它給關掉。在跑道上滑行時,為了越過長長的機鼻看到前方,飛行員要把機尾擺來擺去走之字形路線。較小的輪距加上有點脆弱的起落架,使“噴火”在橫風降落時有些危險。不過,總的來說,一個水平中等、接受過全麵訓練的戰鬥機飛行員就可以安全地駕駛它。新飛行員飛“噴火”前先要在“教師”和“校長”教練機完成基礎訓練,並在作戰訓練分隊進行短期的輪值,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則直接在中隊進行換裝。

颶風式戰鬥機

颶風式戰鬥機也是二次大戰中聞名遐邇的戰鬥機。它的名氣,首先出在曾慘敗給誕生於同一時間的對手,接著又因戰功赫赫而名聲大噪。20世紀20年代英國空軍一份報告提出:時速超過300千米的戰鬥機很難編隊飛行,也不能作劇烈的機動動作,因為過載會大得令飛行員無法忍受,再加上“單翼機不安全”的著名研究報告,令英國空軍的首腦人物一直對單翼戰鬥機持懷疑態度。

但霍克飛機公司的肯姆爵士富有遠見地堅持設計單翼戰鬥機,並爭得軍方的采納。在設計過程中,肯姆爵士把颶風戰鬥機原計劃采用的蒼鷹發動機和固定式起落架改為馬力更大的灰背隼PV12發動機和收放式起落架,並將作為主要裝備的4挺機槍增進至8挺。此外,颶風還采用了許多當時屬十分先進的技術,如流線型的機身,前半部覆以全金屬蒙皮。密封式座艙蓋向後滑動打開,方便飛行員跳傘時的緊急脫離。首架颶風式戰鬥機在1935年11月試飛成功。

颶風原型機,特征是兩葉螺旋槳在1940年8月的不列顛空戰中,人們的注意力都被性能更好,足以和梅塞施密特109匹敵的噴火式戰鬥機所吸引,因此颶風式戰鬥機的功績往往被忽視。實際上當時英空軍中颶風式戰鬥機共有32個中隊,而噴火式隻有19個中隊,颶風式仍然是英軍戰鬥機部隊的主力。

當噴火式與德軍護航的梅塞施密特109糾纏時,颶風式則乘虛攻擊笨重的德軍梅塞施密特110雙引擎戰鬥機和轟炸機。縱觀整個不列顛空戰戰役,颶風式擊落的敵機比英軍其他任何一種戰鬥機都多,功不可沒。

之後,颶風式主要用作戰鬥轟炸機使用,獵殺法國境內的地麵目標。在北非,颶風式裝上40毫米機炮,專門攻擊隆美爾率領的非洲軍團的坦克,也取得了顯赫戰績。

從1941年開始,英國海上運輸船隊頻頻遭到德國“U”型潛艇和Fw200遠程轟炸機的襲擊,為保護性命悠關地海上運輸線,英軍把颶風做一些改動後成為“海颶風”配置在匆忙加裝彈射裝置的商船上。執行戰鬥任務時,將海颶風用彈射裝置彈射出去;完成任務後再迫降在海麵上,由其他船隻設法把飛行員救起。後來才對海颶風再加以改進配備於英海軍的航空母艦上。在1942年8月護送赴馬耳他島船隊的戰鬥中,70架海颶風迎戰總數超過600架的軸心國機群,取得擊落39架而自己隻損失7架的出色戰果。

至大戰結束,英國和加拿大共生產了14231架颶風式戰鬥機,有2952架依租借法案輸往蘇聯,但其中相當一部分損失於海上運輸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