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鬼怪”式戰鬥機有2個後掠翼,一個可迅速向下拉動的水平尾翼,尖尖的機頭,肥大的機身尾部懸掛著2個動力強大的J79發動機(通用電氣公司生產),這種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加力燃燒可以產生8120千克的推力。最初該型飛機上隻配1名飛行員,但後來在越南戰爭的實戰中,美國人認識到配備2名飛行員可以多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增加了首先發現敵人的機會,所以改為2名飛行員。到1969年,2名飛行員又改成了1名飛行員和1個雷達操作員小組。飛機裝有2部發動機,是為了增加被炮火擊中時的生存概率。
最初,F-4E型戰鬥機上沒有安裝航炮,因為五角大樓認為使用導彈的時代已到來了。結果這個悲劇性的錯誤使得美國飛行員在河內上空與米格戰鬥機的近距離遭遇戰中,留下了最為慘痛的教訓。後來,美國人在機頭下安裝了一挺20毫米的M61A1“火神”機槍。
以色列空軍裝備的F-4戰鬥機在F-4機身下的凹進處載有四枚“麻雀”雷達製導導彈,可以在超視距的迎麵攻擊時使用,這種導彈能在15海裏左右的距離內精確地命中目標。F-4D“鬼怪”式戰鬥機上攜載有雷達製導的AIM-4D“獵鷹”導彈。在更近的距離內交戰時,“鬼怪”式戰鬥機所攜載的紅外熱尋的導彈——“響尾蛇”導彈成為當時最先進的空空導彈。
F-4是美國第二代戰鬥機的典型代表,各方麵的性能都比較好,是美國空、海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主力戰鬥機,參加過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也曾經是美國空軍的“雷鳥”飛行表演隊的表演用機。
F-111變後掠翼超音速戰鬥轟炸機
F-111是通用動力公司研製的超音速戰鬥轟炸機,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實用型變後掠翼飛機。
F-111變後掠翼超音速戰鬥轟炸機該機原本是為美國空軍和海軍研製的,由於各自的任務要求不同,難以兼顧。當時,美國軍方提出研製一種能滿足空軍的戰術對地攻擊、又能滿足海軍艦隊防空和護航要求的通用戰鬥機。為滿足空軍和海軍的不同作戰要求,決定研製A、B兩種型別。因此出現了以對地攻擊為主的空軍型F-111A和以對空截擊(即艦隊防空和護航)為主的海軍型F-111B。前者的主承包商是通用動力公司,於1962年開始設計,1964年12月第一架原型機試飛,1967年10月首批生產型正式交付使用;後者主要由格魯門公司研製,1965年5月第一架原型機試飛,但因結構超重,性能達不到要求,加之導彈火控係統的研製也遇到困難,最後於1968年停止發展,海軍取消訂貨。從此,F-111成了純粹的空軍型飛機。
F-111A采用了雙座、雙發、上單翼和倒T形尾翼的總體布局形式,起落架為前三點式。最大特點是采用了變後掠機翼,這在當時是一項新技術,首次應用於實用型飛機。變後掠翼的優點是可以改善超音速飛機的起落性能,兼顧高、低速之間的氣動要求,擴大飛機的使用範圍。兩個活動的外翼間靠一根長4.2米長的盒形梁相連接,飛行員通過液壓係統控製它們的後掠角度變化。機身為半硬殼式金屬結構,基本結構材料為鋁合金,蒙皮為蜂窩夾層壁板。在載荷集中和高溫部位采用了合金鋼和數合金。兩台TF30-P-3型渦輪風扇發動機並列裝於後機身內,每台發動機可提供推力55.41千牛、加力推力疊3.16千牛。全機可載燃油14515千克,還可以進行空中加油,受油口在座艙後的機身頂部。進氣道位於機身中部的兩側。其中的1/4圓形調節錐由計算機控製。
F-111共有九個型別。其中大多數為以對地攻擊為主的戰鬥轟炸機或改進型飛機,主要用於在夜間和不利氣象條件下執行常規和核攻擊任務,但也有兩種完全改成了別的用途飛機,如EF一111電子對抗飛機和FB—I11戰略轟炸機。它們經常出現在一些地區衝突和局部戰爭中,是美國遠程作戰的主力機種之一。
F-16戰鬥機
F-16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為美空軍研製的單發單座輕型戰鬥機,主要用於空對空作戰,也可用於近距空中支援,是美國空軍的主力機種之一。
冷戰結束後,美國空軍對軍機的需求量下降,通用動力公司於1992年12月宣布將F-16的生產線賣給了洛克希德公司。F-16在戰後美國軍用飛機中是改型較多的一種,F-16原本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研製的低成本、單座輕型戰鬥機,第1種型號於1979年1月進入現役。幾經改進,前後有A、B、C、N、R、XL、ADF和AFTI/F-16、F-16/J79以及NF-16D等11種型別,有些型別的最大起飛重量已近2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