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磁存儲和磁記錄一直是信息存儲和記錄的重要手段。磁存儲最早利用磁性材料矩形回線剩磁的兩個穩定狀態來記憶電子計算機的二進位製信息。從1955年以來,出現了鐵氧體磁芯存儲器、磁膜存儲器、磁泡存儲器、布洛赫線存儲器和磁光存儲器等,存儲原理有所更新,總的趨勢向高存儲密度和大容量發展。
如今,在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迅速發展的基礎上,具有較短存取時間的半導體存儲器異軍突起並投入使用,它動搖了長期以來磁存儲器的統治地位。但是,磁存儲器由於容量大、成本低,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磁記錄技術最早從記錄聲音開始,屬於模擬記錄,隨著計算機、錄音機和錄像機技術的發展,各種磁鼓、磁帶、磁盤、磁卡應運而生,它們的磁記錄密度不斷提高,且從模擬記錄擴展到數字記錄,從音頻發展到視頻圖像記錄。各種磁帶和磁盤性能上有很大差別,但結構基本類同,它們都是在帶基或基板材料上塗布磁粉層,用於存儲信息。為了能夠記錄和長期保留信息,要求磁粉具有一定大小的矯頑力和矩形比盡可能高的磁滯回線。另外,磁粉尺寸應小於1微米,溫度穩定性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