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月球後的新發現——月震的實驗
1970年,俄國科學家柴巴可夫和米凱威新提出一個令人震驚的“太空船月球”理論,來解釋月球起源。他們認為月球事實上不是地球的自然衛星,而是一顆經過某種智慧生物加以挖掘改造成的“太空船”,其內部載有許多該智慧物種文明的資料,月球是被有意地置放在地球上空,因此所有關於月球的神秘發現,全是至今仍生活在月球內部的高等生物的傑作。當然這個說法被科學界嗤之以鼻,因為科學界還沒有找到高等智慧的外星人。但是,不容否認的,確是有許多資料顯示月球應該是“空心”的。最令科學家不解的是,登月太空人放置在月球表麵的不少儀器,其中有“月震儀”,我們知道,一個實心的物體遭受撞擊時,可以測出兩種波,一種是縱波,一種是表麵波,而空心的物體隻能測到表麵波。“縱波”是一種穿透波,可以穿透物體,由表麵的一邊經過物體中心傳導到另一邊。“表麵波”如同它的名字一樣,隻能在極淺的表麵傳遞。但是,放置在月球上的月震儀,經過長時間的記錄,都沒有記錄到縱波,全部都是表麵波。根據這個現象,科學家非常驚訝地發現:月球是空心的!
月球上的“老年火山”
在浩瀚的星空中,月球看起來總是如此平靜,那裏也有火山嗎?的確,月球上沒有類似夏威夷或聖·海侖那樣的火山。然而,它的表麵卻被巨大的玄武熔岩(火山熔岩)層所覆蓋……這正是月球表麵的火山痕跡。
“老態龍鍾”的月球火山
與地球火山相比,月球火山可謂老態龍鍾。大部分月球火山的年齡在30億~40億年之間;典型的陰暗區平原,年齡為35億年;最年輕的月球火山也有1億年的曆史。而在地質年代中,地球火山屬於青年時期,一般年齡皆小於10萬年。地球上最古老的岩層隻有3.9億年的曆史,年齡最大的海底玄武岩僅有200萬歲。年輕的地球火山仍然十分活躍,而月球卻沒有任何新近的火山和地質活動跡象,因此,天文學家稱月球是“熄滅了”的星球。
月球可能存在火山活動
月球上不存在活動的構造運動和火山活動,這似乎已成為學術界的基本認識。據悉,我國科研人員在月球上發現了年輕的構造運動,也就是說,當今的月球也許不完全是“死”的,有些小型的構造活動可能依然存在。
我國科研人員利用“嫦娥一號”等月球探測器傳回的照片和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在月球上年輕的撞擊坑內發現了一些可能正在活動的斷層。研究人員認為,月球上年輕的撞擊坑代表了月球上最活躍的地質區域,因此現今的月球並非人們之前認識的是一顆垂死星球,在一些年輕的地質活動區域依然有些小型的構造活動。業內專家認為,類似這樣的月球基礎構造研究將為後續的各種月球計劃提供基本的科學參考,對了解地月係統的演化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月食與“月餅起義”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你還在喟歎世事的無常嗎?你還相信兒時“天狗食月”的傳說嗎?當你知道月食隻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的時候,你會不會因為童話的破滅而感到些許的悲傷呢?
兩種月食
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當月球行至地球的陰影後時,太陽光被地球遮住,即發生了月食。農曆15日前後可能會出現月食。
月食可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兩種。當月球隻有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時,就會出現月偏食;而當整個月球進入地球的本影之時,就會出現月全食。
月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複圓五個階段。初虧:月球剛接觸地球本影,標誌月食開始;食既: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的西邊緣內切,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食甚:月球的中心與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生光: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複圓: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於食甚時月輪邊緣深入地球本影最遠距離與月球視經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