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月球——地球的天然衛星(1)(1 / 3)

遙望夜空,當那一輪皎潔的滿月映入你的眼簾時,你是否想起了那些美麗的傳說——清寂的月宮,翩翩的仙子,還有揮舞著斧頭的男子,以及他腳下的白兔……還記得人類首次登上月球時那歡欣鼓舞的樣子嗎?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儼然已經成為了人類邁向嶄新文明的一大步!

月球的來曆之謎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也是被人們研究得最徹底的天體。人類至今第二個親身到過的天體就是月球。然而,對月球的起源卻莫衷一是,現在仍未定論。

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嗎

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兒子喬治·達爾文就在《太陽係中的潮汐和類似效應》一文中指出,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後來由於地球轉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質拋了出去,這些物質脫離地球後形成了月球,而遺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現在的太平洋。這一觀點很快就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他們認為,以地球的自轉速度是無法將那樣大的一塊東西拋出去的。再說,如果月球是地球拋出去的,那麼二者的物質成分就應該是一致的。可是通過對“阿波羅12號”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岩石樣本進行化驗分析,發現二者相差非常遠。

月球是“碰撞”出來的嗎

還有一種假設認為,太陽係演化早期,在星際空間曾形成大量的“星子”,先形成了一個相當於地球質量0.14倍的天體星子,星子通過互相碰撞、吸積而合並形成一個原始地球。這兩個天體在各自演化過程中,分別形成了以鐵為主的金屬核和由矽酸鹽構成的幔和殼。由於這兩個天體相距不遠,因此相遇的機會就很大。一次偶然的機會,那個小的天體以每秒5千米左右的速度撞向地球。劇烈的碰撞不僅改變了地球的運動狀態,使地軸傾斜,而且還使那個小的天體被撞擊破裂,矽酸鹽殼和幔受熱蒸發,膨脹的氣體以極大的速度攜帶大量粉碎了的塵埃飛離地球。這些飛離地球的物質,主要由碰撞體的幔組成,也有少部分地球上的物質,比例大致為85%∶15%。在撞擊體破裂時與幔分離的金屬核,因受膨脹飛離的氣體所阻而減速,大約在4小時內被吸積到地球上。飛離地球的氣體和塵埃,並沒有完全脫離地球的引力控製,通過相互吸積而結合起來,形成全部熔融的月球,或者是先形成幾個分離的小月球,再逐漸吸積形成一個部分熔融的大月球。

被“俘獲”的月球

這種假設認為,月球本來隻是太陽係中的一顆小行星。某天,月球偶然運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獲,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地球。另外一種接近俘獲說的觀點認為,地球不斷把進入自己軌道的物質吸積到一起,久而久之,吸積的東西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月球。但也有人指出,像月球這樣大的星球,地球恐怕沒有那麼大的力量能將它俘獲。

相傳在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它們把土地曬得冒煙,把莊稼烤得枯焦,老百姓也熱得活不下去了。有個叫後羿的英雄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解救了人類,從那以後,後羿的名字傳遍了天下。後來,後羿娶了一個名叫嫦娥的姑娘,他們相親相愛,過著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後羿上山打獵,遇到一位道士,那道士對後羿說:“你為百姓除害,立下了功勞。我送你一包神藥,要是吃上半包,就會長生不老;要是全都吃下去,就會成仙升天。”後羿把神藥拿回家,交給嫦娥保管。他準備找個合適的時候,和嫦娥分吃這包神藥。可是,後羿得到神藥的消息被他的一個徒弟逢蒙知道了。逢蒙就在這一年的八月十五趁著後羿去打獵,到後羿家偷神藥。逢蒙逼著嫦娥交出神藥。為了不讓神藥落到無恥的逢蒙手裏,嫦娥隻好打開藥包,把神藥全部吞進嘴裏。吃了神藥之後,嫦娥就不由自主地飛上了天空。嫦娥舍不得離開自己的親人和家園,她就飛到離地麵最近的月亮上去,住在廣寒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