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探索星係的奧秘——宇宙中龐大的星星“島嶼”(1)(3 / 3)

2009年的大部分時間,當你拿起望遠鏡觀測土星時,也許你會有些失望,因為你會發現,這頂“空中草帽”中的最好看的部分——帽簷兒,也就是土星環,仿佛消失了,它變成了一條細細的直線。1610年,當伽利略將他自製的望遠鏡對準土星時,他看到的就是土星環將要變成一條直線時的情景。在他的望遠鏡裏,光環的兩端仿佛像兩隻“耳朵”,當時的伽利略並沒有意識到那是土星的光環,他認為土星是由大小不一的三顆星組成的。直到半個世紀後,這個疑團才由惠更斯解開,他用更先進的望遠鏡觀測了土星,並宣布土星具有一個光環。土星環給人最為強烈的印象是明亮且又寬又薄。

土星環延伸到土星以外遼闊的空間,土星最外環距土星中心有10~15個土星半徑,土星光環寬達20萬公裏,可以在光環麵上並列排上十多個地球,如果拿一個地球在上麵滾來滾去,其情形如同皮球在人行道上滾動一樣。土星環寬度從48公裏到30.2萬公裏不等,以英文字母的頭7個命名,距離土星從近到遠的土星環分別以被發現的順序命名為D、C、B、A、F、G和E。土星及土星環在太陽係形成早期已形成,當時太陽被宇宙塵埃和氣體所包圍,最後形成了土星和土星環。土星光環很薄。我們在地球上透過土星環,還可見到光環側後方閃爍的星星,土星環估計最厚不超過150公裏。所以,當光環的側麵轉向我們時,遠在地球上的人望過去,150公裏厚的土星環就像薄紙一張——光環“消失”了。每隔15年,光環就要消失一次。奇異的土星光環位於土星赤道平麵內,與地球公轉情況一樣,土星赤道麵與它繞太陽運轉軌道平麵之間有個夾角,這個27的傾角,造成了土星光環模樣的變化。我們會一段時間“仰視”土星環,一段時間又“俯視”土星環,這種時候的土星環像頂漂亮的寬邊草帽。另外一些時候,它又像一個平平的圓盤,或者突然隱身不見,這是因為我們在“平視”光環,即使是最好的望遠鏡也難覓其“芳蹤”。1950~1951年、1995~1996年,都是土星環失蹤年。

太陽係三大怪異小行星

盡管在過去兩個多世紀的觀測中,人類觀測到的小行星數不勝數,但是其中最著名、最怪異的三顆小行星卻不得不提,它們分別是穀神星、巴普提斯蒂娜星和阿波菲斯星……

最大最重的小行星

穀神星發現於1801年,是最早發現的小行星,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小行星。穀神星的質量占整個小行星帶的三分之一。這顆小行星是如此之重,以至於它也是唯一一顆用重力將自己拉成球體的小行星。由於穀神星很圓,因此它也被認為是一顆矮行星。“曙光號”在完成對灶神星的探測任務後,將繼續飛往穀神星,預計將於2015年抵達那裏。抵達穀神星後,“曙光號”將搜集科學家關心的數據,如穀神星的化學成分等。穀神星還可能是一顆最潮濕的小行星,其內核可能以冰的形態存儲有大量的水資源。還有一種可能是,在其表麵之下有一個液態層。

恐龍滅絕的殺手

巴普提斯蒂娜的著名之處在於,它被認為是造成恐龍滅絕的殺手。巴普提斯蒂娜是小行星帶中最年輕的小行星家族成員之一。小行星家族是指共享軌道特點的一群小行星,它們以最突出的成員命名。根據計算機模型,巴普提斯蒂娜和它的家族成員產生於大約1.6億年前,是由一個直徑約為60公裏的天體與一個直徑約為170公裏的天體相碰撞產生的。這次碰撞形成了數百個較大天體碎片,其中許多都闖入了地球的懷抱。在大約6500萬年前,其中一顆或多顆碎片撞向地球,造成了恐龍的滅絕。這次撞擊形成了奇克蘇盧布隕石坑,如今隕石坑被埋於尤卡坦半島和墨西哥灣之下。巴普提斯蒂娜的家族成員同樣沒有放過月球。大約在1.09億年前,巴普提斯蒂娜家族一個成員撞向月球,在月球上形成了著名的第穀環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