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宇宙奇跡——揭示自然之謎(2)(2 / 3)

傳說中的時空隧道——九星連珠

九星連珠是一種極其罕見的天象,因而一些浪漫的人總把它們想象成一條可以通向過去和未來的時空隧道。九大行星在各自的軌道上不停地圍繞著太陽運轉,運行的速度和周期也不一樣,通常他們散布在太陽係的不同區域中。但經過一定的時期,九顆行星會同時運行到太陽的一側,會聚在一個角度不大的扇形區域中,人們把這一現象稱為“連珠”。

何為九星連珠

隨著電影《2012》的熱播,很多觀眾會把天文現象與自然災害聯係在一起,從而產生恐慌心理。影片中極力渲染的九大行星在各自軌道上不停地圍繞太陽運轉,軌道、運行速度和周期均不同,但經過一定時期後,九顆行星會同時運行到太陽的一側,會聚在一個扇形區域,這種現象叫做“連珠”。一般來說,行星的數目越多,會聚在一起或排成一線的機會也越少。

九星連珠就是九顆行星都會聚到一起,它屬於“行星連珠”中的一種極其罕見的天象。

最近一次“行星連珠”發生在2000年5月20日,當然這是個漸近的過程,從5月5日就開始了。到5月20日這天,除天王星和海王星外,太陽係的其餘七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冥王星(2006年0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的決議將冥王星降為“矮行星”),將排列在一定的方向上,但不是像糖葫蘆那樣串成一條線,而是分散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

行星連珠的定義

我們知道,九星連珠屬於“行星連珠”的一種。對於“行星連珠”現象,至今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通常用肉眼望去,行星差不多處在一條直線上,人們就稱之為“行星連珠”。按這個“定義”,就算把行星的運動在畫麵上表示出來,就得一直關注行星的運動並找到“行星連珠”的這個時刻,這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更不用說對於“行星連珠”在視覺上因人而異。

所以,人們想到用電子計算機自動地搜索出“行星連珠”,要使用電子計算機就必須對“行星連珠”給出準確的定義。

科學家們現在根據下列四個前提來確定“行星連珠”:首先,行星的位置取為在黃道麵上的投影位置;其次,在黃道麵上,把行星聚集在太陽與地球連線的附近,視為“行星連珠”,不考慮不包括太陽的“行星連珠”;第三,把地球與其他行星的連線與太陽與地球的連線構成的一個叫做“θ”的夾角,來作為“行星連珠”的量化“指標”;第四,求出同一時刻各行星的θ角,取其構成的最大夾角,把θ角的最大值變為最小值的時刻視為“行星連珠”。

這裏,考慮的行星數目從6個到9個,並研究所有太陽係行星的組合。地球必須包括在內。

簡而言之,就是當其他行星來到地球與太陽的連線附近時,將會發生“行星連珠”的現象。

對地球的影響

當“行星連珠”時,地球上會發生什麼災變嗎?科學家們無一例外地告訴我們:當“行星連珠”發生時,它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麼異樣的改變。不僅對地球,對其他行星和小行星、彗星等也一樣不會產生什麼影響。

若說有影響,頂多就是一點“起潮力”。由於月球和太陽的起潮力,地球表麵海洋會出現潮汐現象。“行星連珠”會使它們對地球的起潮力變大一些,隻是這種改變也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