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宇宙奇跡——揭示自然之謎(2)(3 / 3)

由此可見,即使發生“行星連珠”,地球上也不會發生什麼特殊情況。從科學角度看,“行星連珠”並沒有什麼重要意義,它隻是一種饒有趣味的天象而已,那些幻想著能夠穿越的人們,是不是有些失望了呢?

公元前3001年到公元3000年這6000年間的“行星連珠”情況如何呢?科學家告訴我們,若以θ角為標誌,其在5度以下的“六星連珠”發生了49次,“七星連珠”為3次,“八星連珠”以上的情況沒有或不會發生。如果把θ角擴大到10度,那麼“六星連珠”為709次,“七星連珠”為52次,“八星連珠”為3次。要認定發生“九星連珠”的話,得把θ角擴大到15度,即使這樣,“九星連珠”在6000年間也隻發生了一次而已,這就是1149年12月10日發生的“九星連珠”。

流星哭泣的聲音

世間萬物多奇妙,一切都是那麼有趣。而世界的各處都會有一群可愛的孩子在抬著頭,尋著心中的夢。他們是找星星的孩子,而與流星見麵則是他們最深的夢,當短暫的輝煌從眼前劃過時,聽,流星在向我們呼喚。

流星從哪裏來

其實,太陽係內除了太陽、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外,在行星際空間還存在著大量的塵埃微粒和微小的固體塊,它們也繞著太陽運動。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會使其軌道發生改變,這樣就有可能穿過地球大氣層。或者,當地球穿越它們的軌道時也有可能進入地球大氣層。由於這些微粒與地球相對運動速度很高(11~72公裏/秒),與大氣分子發生劇烈摩擦而燃燒發光,在夜間天空中表現為一條光跡,這種現象就叫流星,一般發生在距地麵高度為80~120公裏的高空中。而宇宙中那些千變萬化的小石塊其實是由彗星衍生出來的。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太陽輻射的熱量和強大的引力會使彗星一點一點地瓦解,並在自己的軌道上留下許多氣體和塵埃顆粒,這些被遺棄的物質就成了許多小碎塊。如果彗星與地球軌道有交點,那麼這些小碎塊也會被遺留在地球軌道上,當地球運行到這個區域的時候,就會產生流星雨。在流星中特別明亮的又稱為火流星。

聽,流星的聲音

流星以極高的速度衝破大氣層,迅速燃燒,並且在夜空中留下一道明亮的軌跡。據說看到流星的人都可以實現一個願望,但不可以把許下的願望告訴任何人,隻有藏在心裏的才能夠成為現實。其實,人們不僅可以看見流星,還可以聽見它的聲音呢。很多科學證據表明,這種“星星的歌唱”確實存在,但隻有非常大的流星才可以,也就是所謂的隕星,它們在進入大氣層燃燒時發出的光會比滿月時的光還要亮。2001年,澳大利亞物理學家指出:隕星在下落時不僅會發出強烈的光,同時還會產生長波電磁波,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和光速一樣快。雖然我們聽不見也看不見它,但它可以在地麵上的導體(比如鐵或者銅)中產生感生電流。如果這些電磁波非常強,就會使導體振動,導體周圍的空氣也會跟著振動。當這種振動達到特定的頻率時,就會成為我們可以聽得見的聲波。我們的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中模擬出了這種“電磁波音”即流星的聲音。所以,下次當你看流星的時候,不僅要睜大眼睛,還要側耳傾聽哦!

《竹書紀年》中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的記載。關於流星最詳細的記錄見於《左傳》:“魯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魯莊公七年是公元前687年,這是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