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在山東西南部,本名良山。因漢文帝之子梁孝王在此圍獵,死後葬於山麓,故名梁山。梁山由四主峰七支脈組成,主峰海拔200米。曆史上與梁山為鄰的黃河多次決潰,水彙山麓,圍成大澤,水麵遼闊,形成“八百裏水泊梁山”。北宋末年,宋江廣結英雄豪傑,憑借水泊天險,劫富濟貧,聲震天下。待《水滸》一書問世,梁山遂名聞天下。這和寒山寺因唐詩《楓橋夜泊》而名揚宇內一樣。梁山西臨黃河,東連京杭大運河,北瀕東平湖,南近牡丹水鄉的菏澤,湖河相通,水源充足,山水交錯,氣勢龐大。隨著年代的變遷,歲月的流逝,滄海成桑田。如今,“水泊梁山”隻能成為曆史上的名詞了。不過梁山範圍內文物古跡眾多,如水滸寨、杏花村、演武場等起義軍遺址,星羅棋布。水滸寨聳立在梁山的主峰——虎頭峰上,忠義堂是水滸寨的主體建築、單簷歇山式,左右兩側是規模較小的廳堂。這些堂內布置著大幅壁畫和宋江、盧俊義等36位天罡星以及72位地煞星的彩繪雕像。重現了當年108條好漢聚義梁山的風貌和氣概。忠義堂前高杆上的“替天行道”杏黃旗,隨風飄揚。

目前梁山根據古典小說《水滸》的故事,梁山人民正以農民起義根據地為構想,興建起新的旅遊勝地。近年來修複了斷金亭、忠義堂,開發了鳳山溶洞、石井甘泉、天書閣、雁台和宋街等多處景點。它將成為新興的旅遊勝地,迎接天下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