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末將觀之,所來之船正是我大漢之船,將軍不曾見如此規模之海航船隊在當今僅有我大漢國可以興建?”衛瓘解釋道。
“但願如此,聽天由命吧。”文鴦無奈說道。
“將軍快看--”衛瓘站在樹梢之上,左手猛地向前一指,隻見遠處船隊旗艦頂端大漢龍旗依稀可見。
“哈哈哈,伯玉,點火,放信號。”文鴦終於鬆了一口氣,激動地讓衛瓘放了放出信號。
薑維、陳到發兵前一日,雨夜。
大漢皇宮,惠妃寑宮。
“惠妃娘娘,皇上來了。”惠妃宮中侍女貼近附耳道。
“皇上,臣妾參見,啊……”惠妃臨盆在即,甚是痛苦。
“愛妃莫要起身,好生替朕生個皇子才是。”我調侃道。
“陛下……”惠妃白俊的臉龐刹間紅了許多。
“朕在產房外室陪著愛妃,愛妃有事叫朕,莫要讓朕掛念。”我體貼地說道。
“嗯。”惠妃孫魯育婉婉地點了點頭道。
如若惠妃誕下皇子這便是大漢帝國的第六位皇子,如若是公主亦是大漢帝國第三位公主,無論男女都將讓大漢皇室血脈得到進一步光大。
想到明日薑維便要發兵征討天竺和貴霜舊部,陳到亦要發兵山越部族,這些年來平定中原的進度是否過於緩慢?還是著力於西部和南部地區的發展,有意地將統一中原的進度放緩?
在這個時代不光有我一個外來人,還有司馬懿、陸遜、張苞、關興,心中甚是欣喜亦交錯複雜。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惠妃娘娘誕下了一名皇子。”穩婆激動地說道。
“哈哈哈,爾等到府庫領取賞銀去吧。”我亦激動地說道。
“謝皇上。”穩婆一幹人等高興地起身離殿。
我急忙地走向惠妃產房,隻是孫魯育將皇六子輕輕地摟在懷中,萬般疼愛地嗬護著。
“愛妃,朕的好愛妃。”我輕輕地坐到惠妃身旁。
“陛下……”惠妃將臉依偎在我的腿上嬌嗔地說道。
“愛妃替朕誕下大漢國的皇六子,朕心甚慰呐,此子就叫恂,吾恂恂而起,視其缶。”我替皇六子起名道。
“陛下賜名吾兒恂,不知陛下在擔心什麼呢?”惠妃謹慎地問道。
恂恂之意便是在擔心某事的發生,然而我之擔心所在不是薑維與陳到大軍征討不利,而是有朝一日吞並了東吳後此子與吳帝孫權見麵後如何相處,以何身份相處?我又如何以對……
“愛妃,朕明日便要動身禦駕親征,原本朕應該在此多陪陪愛妃,可朕心中……”我話尚未說完便被惠妃打斷。
“陛下乃當今聖主明君,怎可應家事而廢國家大事,臣妾無礙,請陛下放心前往便是。”惠妃深明大義地說道。
“愛妃,朕已命人將此喜訊傳向江東,想必不出月餘嶽丈必然知曉……”我在惠妃額頭上輕輕地吻了一下。
……
翌日,清晨。
大漢,禦政殿。
“啟奏陛下,西征貴霜舊部,禦林大軍準備完畢,請陛下示下。”薑維進入禦政殿,一身戎裝,腰戴配劍,瀟灑無比。
“出征。”我站起身來,右手向放在案牘右側的地圖一指,大聲地說道。
“諾。”薑維將綠色風衣向後一甩,左手扶著左腰間的配劍,轉身離殿。
“啟奏陛下,南征山越部族,風影騎兵準備就緒,請陛下示下。”陳到亦是一番戎裝,卻與薑維大不相同,一身馬裝,身後無風衣亦是為騎兵所須,腰間卻是彎刀,騎馬砍殺用普通大刀或劍卻無法發出威力,結合鮮卑夷兵之優點,由向寵改良開發出此彎刀。
“大軍開拔。”我亦站起身來,興奮地說道。吳國求援我大漢發兵助其國內平亂,想必吳國亦將漢國當成上國對待。
待安排完兩路大軍出征一事後,我與禦政殿將國中政事交付丞相諸葛亮全權負責,將軍務防備一事交與張苞全權負責,命太子劉璿監國,一切妥當之後,我帶王濬、鄧艾、陳泰三將領禁衛軍兩萬人馬向盤越方向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