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簡介(2)(2 / 2)

江西省(贛)

江西省,簡稱贛,因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為省名,又因為江西省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別稱江右。自古以來江西人文薈萃、物產富饒,有“文章節義之邦,白鶴魚米之國”的美譽。

江西省地處中國東南偏中部長江中下遊南岸,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江西為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地區的腹地,與上海、廣州、廈門、南京、武漢、長沙、合肥等各重鎮、港口的直線距離,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裏之內。古稱江西省為“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

海南省(瓊)

海南省,猶如鑲嵌在中國南海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僅次於台灣的全國第二大島。中國陸地麵積最小,海洋麵積最大的省,省會海口。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關於設立海南省的決定》和《關於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掛牌。從此,海南成為我國最年輕的省份和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曆史時期。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

寧夏,位於古老的“絲綢之路”上,曆史上曾是東西部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作為黃河流經的地區,這裏同樣有古老悠久的黃河文明。早在3萬年前,寧夏就已有了人類生息的痕跡。公元1038年,黨項族的首領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並形成了獨特的西夏文化。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

位於我國西北部,地處亞歐大陸中心。麵積166多萬平方公裏,是我國麵積最大的一個省區。除東南連接甘肅、青海,南部連接西藏外,其餘與8個國家為鄰,即東北部與蒙古毗鄰,北部同俄羅斯聯邦接壤,西北部及西部分別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部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接界,邊境線長達5400多公裏,是我國邊境線最長、對外口岸最多的一個省區。

西藏自治區(藏)

西藏自治區是我國的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成立於1965年9月1日。

地處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南隔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等國接壤。北部和東部與新疆、青海、四川、雲南等省區為鄰。全區居民是以藏族為主體的民族自治區,其它還有漢族、回族、門巴族、珞巴族等。

西藏既有獨特的高原雪域風光,又有嫵媚的南國風采,這種與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觀,也使西藏具有了真正獨特的魅力。

香港特別行政區(港)

香港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自秦朝起明確成為當時的中國領土,直至19世紀中葉清朝對外戰敗,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成為殖民地,香港從而開通港口發展。1980年代,中、英兩國落實香港前途問題,於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中方承諾在香港實行一國兩製,香港將保持資本主義製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並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

台灣省(台)

台灣,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裏;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裏;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裏。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係的重要交通樞紐。

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澳門,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由於深受海洋和季風影響,澳門的氣候具有溫暖、多雨、濕熱和幹旱季明顯等特點,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澳門具有400多年曆史,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既有古色古香的傳統廟宇,又有莊嚴肅穆的天主聖堂,還有眾多的曆史文化遺產,以及沿岸優美的海濱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