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 彼得,隻是英國成千上萬個推銷員中普通的一個。每天早上他都起得很早,要為新的一天的工作做好準備。但在此之前,他需要花3個小時到達他想要去的地點。不管有多麼的痛苦,波爾 彼得都會堅持著這段令人筋疲力盡的路程。
也許你們還不知道,他的生活要比一般人艱難得多。他出生於1932年,母親在生他的時候,大夫用鑷子助產時,不慎夾碎了他大腦的一部分,導致他從小就患上了大腦神經係統癱瘓。並且還影響到了說話、行走和對肢體的控製。等到波爾長大以後,人們都認為他肯定會在神誌上存在嚴重的缺陷和障礙,福利機關也將他定為“不適於被雇用的人”,專家也認為他永遠也不可能參加工作了。
但是,波爾應該感謝他的母親,由於她一直鼓勵他做一些其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還一次又一次地對他說:“你能行,你能夠工作,我相信你能夠自立!”波爾在受到母親的鼓勵之後,就開始從事了推銷工作。在經曆過很多公司拒絕後,懷特 金斯公司還是很不情願地接受了他,但對他也提出了一個條件——波爾必須接受沒有人願意承擔的彼得蘭以及奧根地區的業務。雖然條件非常苛刻,但畢竟他有了屬於自己的一份工作,波爾當即就答應了。
在波爾第一次上門推銷時,他猶豫了四五次,才鼓起了勇氣按響了門鈴。第一家並沒有買他的商品,第二家、第三家也是一樣……但他始終堅持著,以敬業的精神支撐著自己,即使顧客對他們的產品絲毫不感興趣,甚至是嘲笑他,他也不灰心喪氣。慢慢地,在他這種精神的推動下,他也取得了越來越好的成績。在他做到第24年時,他已經成為銷售技巧最好的推銷員之一。
到了1996年的夏天,懷特 金斯公司在全國建立了連鎖性機構,波爾再也沒有必要上門推銷產品了。但是此時,波爾卻成了懷特金斯公司的“產品”,他是公司曆史上最出色的推銷員、最敬業的推銷員、最富有執行力的推銷員。公司以波爾的形象和事跡向人們展示了懷特 金斯公司的實力,還把第一份最高榮譽的“傑出貢獻獎”頒給了波爾。
其實,波爾的故事已經告訴了我們,責任本身就是一種獎賞。負責任的精神能夠讓你在自己的工作中出類拔萃,它既能夠提高你的業務能力,為未來的發展鋪平道路。同時還能夠將現在的工作做得更好,贏得老板的青睞,得到更好的提升。
企業的老板,最欣賞的就是那些富有責任感的員工。所以隻有踏踏實實地做好現在的工作,用負責任的精神,將自己徹底地融入工作當中,你就能得到老板的重用,並贏得自己輝煌的未來。
熱愛自己的工作,追求盡善盡美
無數成功人士的經驗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做不成的事,隻有做不成事的人。作為一個優秀員工,凡是別人已經做到的事,即使麵臨的困難再大,我們也一定要做得更好;凡是別人認為做不到的事,即使遇到挫折,我們也要繼續拚搏直至取得成功;凡是別人還沒有想到的事,我們不僅應該想到,而且一定要敢為人先,迅速行動。
可是現實生活中,卻總有一些人認為自己很聰明,他們在工作中敷衍責任,草草應付,到最後依然可以拿到同樣的薪水,於是他們在自認為聰明無比的快樂中自戀、陶醉、竊喜。
其實,他們騙的不是薪水,而是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到最後他們就會發現,原來到頭來吃虧最大的是自己,而不是老板,更不會是那些認真工作的人,因為,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在很大的程度上能顯示出他是否有擔負更大責任的可能。
同時,一個人的工作態度,也決定了他在事業上的成就。所以,我們應該樹立一種積極的工作觀,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工作。隻要你這麼做了,你就會發現,你從這種觀念中受益匪淺!
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沒有絲毫熱情的人,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我們也很難想象,一個對自己手頭正在做的某件事情沒有一點熱情的人,能把這件事情做好。所以說,一個沒有工作熱心的人永遠不能使別人熱心;反過來說,熱心工作的人很快就會有一樣熱心的追隨者。如果我們熱愛我們的工作,能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本身去,那麼,原本令我們厭煩的艱苦的工作就會變成推動、豐富和完善我們生活的一種神奇的工具。
我們可以這樣想一想,我們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人一生中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甚至是一生中的絕大多數時間,都用在工作上。如果在這一生中的絕大多數時間裏,你始終心不在焉甚至感到厭惡、厭煩,那麼,我們一生的絕大多數時間,一直都處於這樣一種生存狀態之中,這對於生命本身來說,豈不是過於悲傷了嗎?
其實,熱心不是什麼高深的東西,隻是所謂的“從事這項工作,是很了不起的”那股熱情和幹勁而已。相對地說,“熱心”在成功的所有因素中是比較容易培養的,因為它所需要的就是一個“態度”。
所以,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與其頻繁地改變自己的工作,還不如改變一下自己的工作態度。因為改變工作需要一定的外界條件,而改變工作態度,用一種熱心、認真的態度去對待工作,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
一個對工作熱心、積極的人,無論他眼下是在挖土方,或者是在經營著一家大公司,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聖的天職,並懷著深切的興趣。對自己的工作熱忱的人,不論他的工作會遇到多少困難,或者需要多少努力,他都會用不急不躁的態度去進行。隻要你抱著這種態度,你一定會成功,一定會達到你人生的目標。
有這樣一個故事對於我們很有啟發意義:
有人問三個砌磚的工人說:“你們在做什麼?”第一個工人說:“砌磚。”第二個工人則說:“我正在做一項每小時9美元的工作。”第三個卻說:“你問我啊,我可以老實告訴你,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這個故事的結果不言而喻:前兩位繼續在砌他們的磚,因為他們沒有遠見,不重視自己的工作,不會去追求更大的成就。第三位認為自己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的工人則不一樣了,他已經變成了很有名氣的建築設計師,他還會繼續向上發展。因為他善於思考,他當時的說法已經明顯地表現出他想更上一層樓。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在很大的程度上能決定他是否有擔負更大責任的可能。
如果不為薪水而工作,工作所給予你的要比你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一直努力工作,一直在進步,你就會有一個良好的、沒有汙點的人生記錄,使你在公司甚至整個行業擁有一個好名聲,良好的聲譽將陪伴你一生。
有許多人上班時隻是被動地工作,隻是做樣子給老板看,卻對工作的實際結果不負責任。這些人也許並沒有因此被開除或扣減工資,但他們會落得一個不好的名聲,也就是很難有晉升的機會。如果他們想轉換門庭,也不會有其他人對他們感興趣。
因此具有主動的工作態度,才能從工作中學到真本事,並為未來的事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僅僅為了薪水而工作的人是不會有什麼大出息的。因為凡是有大成就的人無不是熱愛自己的工作,並以最主動的態度去盡心盡力地去做好它。
事實上,麵對激烈的競爭,你應該不斷地超越平庸。追求完美,你需要製定一個高於他人的標準。羅文在送信給加西亞的時候,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比他人更高的標準:不推脫、不敷衍、盡全力。這樣的人是一種非常優秀的人,他們不僅僅會作別人要求他們做的,而且會做得非常完美。
如果你沒有投入全部的精力,頂多隻能夠做到差強人意或僅僅完成工作中規定的任務,並不能完成一個能夠激勵人心的目標。成功的人絕對不會以平庸的表現自滿,而且他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必然都會全力以赴、追求完美。
齊格 齊格勒說:“成功是能力極致的發揮。”成功者無論做什麼,都力求達到最佳境界,絲毫不會放鬆;成功者無論做什麼職業,都不會輕率疏忽。法國著名小說家巴爾紮克有時因為寫一頁小說,會花上一星期的時間。而現實中的許多人做了一些粗劣的工作,借口是時間不夠,其實按照各人日常的生活,都有著充分的時間,都可以做出最好的工作。如果養成了做事務求完美、善始善終的習慣,人的一生必會感到無窮的滿足。而這一點正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分水嶺。
在法國某個城市,有一位先生搭了一部出租車要到某個風景區。這位乘客上了車,發現這輛車不隻是外觀光鮮亮麗而已,司機先生服裝整齊,車內的布置亦十分典雅。
車子一發動,司機很熱心地問車內的溫度是否適合?又問他要不要聽音樂或是收音機?
車上還有早報及當期的雜誌;前麵是一個小冰箱,冰箱中有果汁及可樂,如果需要,可以自行取用;如果想喝熱咖啡,保溫瓶內有熱咖啡。這些特殊的服務,讓這位上班族大吃一驚,他不禁望了一下這位司機,司機先生愉悅的表情就像車窗外和煦的陽光。不一會兒,司機先生對乘客說:“前麵路段可能會塞車,這個時候高速公路反而不會塞車,我們走高速公路好嗎?”
在這位先生同意後,司機又體貼地說:“我是一個無所不聊的人。如果您想聊天,除了政治及宗教外,我什麼都可以聊。如果您想休息或看風景,那我就會靜靜的開車,不打擾您了。”從一上車到此刻,這位常搭出租車的乘客就充滿了驚奇,他不禁問這位司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服務方式的?”這位司機說:“從我覺醒的那一刻開始。”司機繼續說他那段覺醒的過程。他一直一如往常,經常抱怨工作辛苦,人生沒有意義。但在不經意裏,他聽到廣播節目裏正在談一些人生的態度,大意是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如果你覺得日子不順心,那麼所有發生的事都會讓你覺得倒黴:相反的,如果今天你覺得是幸運的一天,那麼今天每次所碰到的人,都可能是你的貴人。就從那一刻開始,他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目的地到了,司機下了車,繞到後麵幫乘客打開車門,並遞上名片,說聲:“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為你服務。”結果,這位出租車司機的生意沒有受到不景氣的影響,他很少會空車在這個城市裏兜轉,他的客人總是會事先預定好他的車。他的改變,不隻是創造了更好的收入,而且更從工作中得到自尊。他真的從平庸中走了出來,並且走向了優秀。
這種竭盡全力、追求完美的工作態度,能創造出最大的價值。全心全意、追求完美,正是敬業精神的基礎。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全心全意、盡職盡責,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生活的原則。
不論你的工資是高還是低,你都應該保持這種良好的工作作風。能讓工作變得完美的人,需要極高的品質。高品質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人們保持高昂的信心,誠心誠意的努力,投人心血智慧以及技能後所得到的結果。它代表的是眾多選擇當中的明智抉擇。因此,你做出抉擇之後,就會傾注全力達到這樣的標準。
拒絕平庸、追求完美要求我們首先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比昨天更好,把團隊的業績做得比以前更好,把公司的經營做得一年比一年更好。追求完美就不允許等待。
追求盡善盡美,就要有刻苦敬業、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以及過人的精力。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應該超越自己,拒絕平庸。所以我們要有突破傳統、嚐試新事物和解決困難的勇氣,還要有膽識承受壓力。隻有精益求精,凡事盡心盡力,才能實現卓越,達到盡善盡美。
不為失敗找理由,隻給成功找機會
職場中的你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不可能做到不犯錯誤,但錯誤不應該成為你的借口。首先要承認錯誤,承認錯誤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我們應該學會坦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魯迅先生說過:“最愚蠢的人,是在同一個地方趺倒兩次的人。”你要吸取教訓,努力拚搏,重新給成功尋找突破口。
肯塔基州的海倫 庫珀,錯誤地核準付給一位請病假的員工全薪。在他發現這項錯誤之後,就告訴這位員工並且解釋說必須糾正這項錯誤,他要在下次薪水支票中減去多付的薪水金額。這位員工說這樣做會給他帶來嚴重的財務問題,因此請求分期扣回多領的薪水。但這樣庫珀必須先獲得他上級的核準。“我知道這樣做”庫珀說,“一定會使老板大為不滿。在我考慮如何以更好的方式來處理這種狀況的時候,我了解到這一切的混亂都是我的錯誤,我必須在老板麵前承認。”
於是,庫珀找到老板,說了詳情並承認了錯誤。老板聽後大發脾氣,先是指責人事部門和會計部門的疏忽,後又責怪辦公室的另外兩個同事,這期間,庫珀則反複解釋說這是他的錯誤,不幹別人的事。最後老板看著他說:“好吧,這是你的錯誤。現在把這個問題解決吧。”這項錯誤改正過來,沒有給任何人帶來麻煩。自那以後,老板就更加看重庫珀了。
勇於承認錯誤,為庫珀帶來了老板的信任。其實,一個人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也可以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感。這不隻可以清除罪惡感和自我衛護的氣氛,而且有助於解決這項錯誤所製造的問題。作為一個勇於負責的人,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心存僥幸心理,一旦犯錯就要敢於說出:“這是我的錯!”這樣做才是彌補過失、追求完美的正確方法,也是贏得尊重、提升品格的唯一選擇。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不是神,總有自己的缺點,誰都難免會犯一些錯誤。當我們犯錯誤的時候,腦子裏往往會出現想隱瞞自己錯誤的想法,害怕承認之後會很沒麵子。其實,承認錯誤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
當你在工作中犯錯時,你是怎樣應對的呢?也許會有人這樣說:我從來就沒有犯過錯。很好,但是這隻能說明以前,沒有人能確保自己一直不會犯錯。既然如此,那你就應該提前認真想想這個問題。也許會有人底氣不足地說,那就承認錯誤,改正錯誤。但實際上,這樣說的人大都在麵對問題時抱著沉默與觀望的態度,不到萬不得已時絕不會主動承認錯誤,甚至還會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推脫責任。
漢弗雷斯是某家收銀機公司的職員,在他擔任該公司銷售部主管職務期間,曾經出現過一次非常尷尬的事——公司財務出現了危機。銷售人員也都聽說了此事,他們因此而喪失了工作熱情,銷售業績開始滑坡。
漢弗雷斯隻好召集所有銷售人員開會。會議開始後,漢弗雷斯首先讓所有的銷售人員逐一說明銷量下滑的原因。大家仿佛商量好了一樣,所說的原因都大致相同:商業蕭條,資金不足,人們都希望等到總統大選揭曉以後再購物等等。他非常憤怒地說:“停!我宣布會議暫停10分鍾,先讓我擦亮皮鞋。”接著,漢弗雷斯吩咐坐在不遠處的一名小工友將他的擦鞋工具箱取來,並要求他將自己的皮鞋擦亮,而漢弗雷斯就站在桌子上不動,直到皮鞋被擦得鋥亮。
漢弗雷斯給那位小工友一筆小費,然後大聲說道:“我希望你們都好好看看這位小工友,現在他擁有在我們公司擦鞋的特權。他的前任比他的年紀要大很多,盡管公司每星期給他5美元的薪水作為補貼,但他依舊很難從我們公司賺取足夠的生活費。”
漢弗雷斯繼續說道:“但是,現在的這位小工友卻能夠賺到很好的收入,不僅不需要公司補貼,每星期還能夠剩餘一點錢,而他與他的前任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工作對象都沒有任何變化。”
漢弗雷斯接著問:“現在我問你們一個問題,那位前任小工友不能拉到更多的生意,錯在誰呢?是他的錯?還是客人的錯?”
銷售人員幾乎同時回答:“是那位小男孩的錯!”
漢弗雷斯提高聲調問道:“那你們呢?現在推銷收銀機與一年前的情況沒什麼兩樣,但你們的業績卻在下跌,這又是誰的錯呢?”
銷售人員異口同聲地答道:“是我們的錯!”
見銷售人員這樣回答,漢弗雷斯非常欣慰,他說:“我非常高興,你們能夠坦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我告訴你們,隻要你們盡全力,確保在此後的一個月裏,每個人售出5台收銀機,那麼公司就會擺脫財務危機。你們願意這樣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