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獅的頭頂略微凹陷,吻部較為細長,外耳殼很長,可達5厘米。雄獸在成長過程中,頸部逐漸生出鬃狀的長毛,但沒有絨毛。其身體主要為黃褐色,胸部至腹部的顏色較深,雌獸的體色比雄獸略淡,幼獸為黑棕色。雄獸具有很小的陰囊。
雄性體長310~350厘米,體重1000千克以上。雄性成體頸部周圍及肩部生有長而粗的鬃毛,體毛為黃褐色,背部毛色較淺,胸及腹部色深。雌性體色比雄性淡,沒有鬃毛。麵部短寬,吻部鈍,眼和外耳殼較小。前肢較後肢長且寬,前肢第一趾最長,爪退化。後肢的外側趾較中間三趾長而寬,中間三趾具爪。
北海獅的特異功能
北海獅也是一種群居動物。它們性情溫和,常常在陸岸組成上千頭的大群,海上多為幾頭或數十頭的小群。它們主要的食物是底棲魚類和頭足類。
一般來說,北海獅的視覺較差,但聽覺和嗅覺都很靈敏,尤其是在胡須的基部縱橫交錯地布滿了神經,不僅有很強的觸覺作用,而且是一個具有較高精確度的聲音感受器,能向四周發射一係列的聲信號,然後收集來自目標返回的回聲,確定目標的大小和形狀,從而準確地辨別物體。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首先慢慢地彎曲北海獅的胡子,這樣即使超過一個很大的角度也不會產生信號,但如果以較高的頻率彎曲它的胡子,就能產生很強的信號,即使對頻率甚高的超聲波也會有所反應。由此可見,它的定位信號不完全是由聲帶發出來的,在咽部的近後端也會發出這類信號,而且每個個體的聲波波形都是獨特的,這樣就能夠排除其他噪聲的幹擾。
發現了它們的這些特異功能後,人們興奮不已。為了試驗它的嗅覺,有人曾經把一支帶有麻醉劑的箭射向“哨兵”,隨著“哨兵”中箭後的呻吟,其他群體成員便跑過來查看,它們一嗅到箭柄上麻醉劑的氣味,便突然吼叫起來,一哄而起,爭先恐後地向海裏逃去。後來將箭柄上改為塗上一層它們的糞便,結果因為嗅不出任何異味,感覺不出任何可疑的問題,群體成員便仍然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安心睡覺。
聰明伶俐的北海獅
北海獅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們天資聰明伶俐,與海豚不相上下,所以經常被作為動物表演“嘉賓”來為人們表演節目。在人們的精心訓練下,它們能代替潛水員打撈海底遺物,進行水下軍事偵察和海底救生等,已被美國海軍編入特種部隊之中。
北海獅在淡水中也能生活,平衡器官特別發達,在動物園中可以表演用鼻子頂球、投籃、鑽圈、用後肢站起來、用下頜頂東西、用前肢站起來倒立走路等高超的技藝,甚至還能跳越距水麵1.5米高的繩索,而且這些技藝一旦學會,過幾年以後仍然能夠照樣表演出來。北海獅表演之後還可以同觀眾握手致意,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但因為北海獅皮膚薄,而且生滿了硬毛,所以經濟價值不大。全世界北海獅估計總數尚有25萬~30萬隻。
洄遊的北海狗
北海狗又稱膃肭獸、海熊、阿拉斯加海狗等,是一種大型的海生哺乳動物。它們大多分布於北太平洋的廣大地區,具有洄遊習性。
北海狗特征
北海狗的雄獸和雌獸個體差異非常大。一般,雄獸體長200~240厘米,尾長8~10厘米,體重180~300千克;而雌獸則會相對小很多,雌獸的體長僅為145厘米,體重63千克左右。甚至有的時候,雄獸和雌獸體形大小的差異能達到5倍以上,頗似成體和幼仔在一起。這樣大的差異,在動物中是較為罕見的。
北海狗的體形呈紡錘形,吻部較短,頭較圓,牙齒小,眼睛大。它的耳殼會比其他海獅小,尾巴也極小。其體毛厚密,生有粗毛,而且有短而致密的絨毛,但四肢的裏麵裸露,表麵的毛也極少,皮下脂肪很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