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生死緣(1 / 2)

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人類逐漸意識到動物的重要性。對野生動物的亂捕濫獵和橫加殺戮,不但是對環境的破壞,而且最終也將毀滅自己。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保持生態平衡,已成為人類所追求的目標。審視千百年來人類與動物的關係,探索動物在大自然的命運和地位,促使人們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思考的結論隻有一個,這就是人類必須保護動物。

李文清是一位歸國老華僑,早年在英國學醫,獲博士學位。1961年,他辭別英國的妻小,孤身返回祖國,在南京某大醫院任職,享受專家待遇。

李博士喜好清靜,在城外租了一家小院,過著獨居的生活。院內有一棵大棗樹,每到中秋時節,樹上結滿了大紅棗。院旁住著一家姓梁的鄰居梁木天,他有個兒子叫梁波。梁波剛過10歲,頑皮淘氣,他見棗樹上果實累累,饞得直流口水,便爬上牆頭,抓住樹枝,偷摘紅棗吃,恰被李博士發現,遭到訓斥。梁木天見此,本應過去說說自己的孩子,但不講道理的他竟找上門來,與李博士大吵大鬧。從此兩家結下了冤仇,梁木天父子耿耿於懷,時時尋機報複。

李博士每天上下班由醫院派車接送,司機小吳和他的關係很融洽。在幾年的交往中,小吳和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這天下班,轎車行至南京路,李博士見道旁有一群孩子圍在水坑邊。他探身細看,見水坑內有一隻幼猴在瀕死掙紮。他頓起憐憫之心,急喚小吳停車。他上前詢問,一個孩子告訴他,這猴子的腸子爛了,被一個耍猴的丟在這兒了。接著孩子們央求道:“老爺爺,您救救它吧!它快死了。”

在孩子們的央求下,李博士脫掉皮鞋,挽起褲腿,下到水坑去打撈病猴。不料坑坡泥軟,他腳下一滑,撲通一聲跌入水坑,弄得西裝沾滿泥汙。在小吳和孩子們的幫助下,他手抱病猴爬上水坑。

為了搶救這隻病猴,他讓小吳立刻開車返回醫院。他親自給病猴做了截腸手術,並帶回家中療養。十幾天後,病猴拆線了。又過了半月,猴子身體痊愈,躥躍自如。這隻猴子是隻獼猴,上身皮毛發灰,下身發黃,微紅的麵頰上有兩隻忽閃忽閃的大眼睛,非常可愛。從此,這隻猴子就和李博士生活在一起,成了他的夥伴。李博士見它整天歡蹦亂跳,就給它起了名字,叫“阿樂”。

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一場災難降臨到李博士的頭上。他被打成了反革命,並被貶為清潔工。

這時,鄰居梁木天見報複的時機到了,他在街道上組織了一支“紅色造反隊”。一天早晨,他率領一夥人抄了李博土的家,將李博士雙臂反綁,押在街門口,進行批判。批鬥完後,梁木天的兒子梁波領來10餘名光頭紅衛兵,他們蜂擁而上,手持皮帶抽向李博士。李博士雖皮開肉綻,但臉上毫無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