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為什麼音樂可以治病(1 / 1)

音樂對人的作用,是一個既古老又新穎的研究課題。我國二千多年前的中醫理論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曾做過一定的闡述,古希臘人也曾注意過音樂對人的情緒的影響,認為C調和緩、D調熱烈、E調安定、F調淫蕩、G調浮躁、A調高揚、B調哀怨。近幾十年來,以美國最先成立的“美國國家音樂治療協會”為前導,世界各地紛紛建立專門機構來普及和促進音樂治療事業的發展,從而使音樂不再單純是一種藝術,同時也成為一門特殊的科學。我國於1984年9月,在湖南省馬王堆療養院創建了國內第一所心理音樂治療室。盡管音樂治療及其研究進展較快,但迄今為止,有關音樂治療機理等許多問題,仍然還不十分清楚。但從已有的治療經驗中不難看出音樂治療的有效性。這些經驗是:音樂可以緩解疼痛:主要是因為音樂可以提高機體痛閾和耐痛閾。據有關專家研究報告:音樂可提高痛閾20%以上。

據稱高血壓患者聽一曲小提琴協奏曲,能使血壓下降133~160kPa(10~20mmHg)。產婦分娩時聽音樂,能轉移注意力,消除恐懼不安的心情,從而減輕陣痛,加快分娩進程。鋼琴協奏曲音樂不但能鼓舞人的鬥誌,激發情感,調節大腦功能,而且能刺激唾液、胃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強食欲,加快進餐速度。在美國專門有音樂“佐餐”

餐館。這種餐館,由於在餐廳裏放一種輕快的音樂,可使用餐者在不自覺中縮短一般用餐時間的三分之一。因此,在用餐高峰時間,這種餐館就能接納比一般餐館多三分之一的顧客。

音樂猶如一顆小石子投入湖中,激起輻射擴延的漣漪,音樂也是一種有規律的聲波振動,形成一種物理能量。這種適度的物理能量,傳入人體後會引起人體組織細胞發生和諧的同步共振,產生一種微妙的細胞按摩作用。同時,音樂可提高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的興奮性,活躍與改善情緒狀態,消除外界精神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緊張狀態,提高應急能力,通過神經及神經體液調節,使流經四肢的血液減少,心跳速度加快,內分泌係統功能增強,新陳代謝加快。用電子儀器測定結果顯示,正在欣賞音樂的人的腦和心的生物電源、肌肉彈性、體溫、脈搏、呼吸及血壓等都會因音樂旋律和節奏的變化而變化。這便是音樂治療的物理和心理作用機理。

音樂治療所選曲調、節奏、旋律及響度不同,對人體產生的治療作用也不同,但總的原則是以旋律優美、節奏明快、聲音悅耳的古典音樂和輕音樂為佳,不宜選用那些節奏過快、聲音嘈雜的樂曲。因為這樣的音樂對於治療來說,無異於噪聲,對治療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