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為什麼說纖維胃鏡檢查是理想的診察手段(1 / 1)

一個世紀以來,醫生們不斷探索和努力,希望能夠借助器械直視胃粘膜影像來診斷胃病。20世紀初出現了硬管式胃鏡,但是,由於光源太弱、盲區過多、圖像不清、病人痛苦太大而被淘汰;以後出現的半軟式胃鏡,仍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直到50年代末期美國醫生Hirchocoitz製成了第一台纖維胃十二指腸鏡,使內窺鏡檢查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30年來,纖維胃鏡得到了飛速的改革和發展,電子計算機、激光、超聲波和遙感裝置陸續被配備於纖維胃鏡上,性能不斷地提高,使之不僅能診斷疾病,還能用於治療。在臨床醫學、科研和教學各方麵作出了巨大貢獻。

為什麼說纖維胃鏡檢查是理想的診察手段呢?

這得從纖維胃鏡的構造談起,它的鏡身是由兩萬條左右的玻璃纖維構成的,每一條玻璃纖維的外層都套一層與之折射率不同的玻璃,兩層之間的臨界麵光線可以全反射。同時,玻璃纖維束的上下兩端都配裝了幾組透鏡,無論玻璃纖維怎樣變曲,由於臨界麵全反射作用,而使胃粘膜形態原原本本地反射到目鏡上來,使醫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胃粘膜的圖像。另外,由於還設計了可以使鏡頭在胃內各方向彎曲90~180°的裝置,從而使胃粘膜的各個角落都可以被觀察到,而沒有一點點盲區,芝麻大的病變也可以被醫生發現,胃炎、潰瘍和腫瘤無一不能得到確切的診斷。有的胃鏡還能將圖像放大數倍,就能像在顯微鏡下觀察胃粘膜一樣,任何微細的病變也不能逃過醫生的眼睛。另外,通過鏡管還可以把鉗子送入胃內鉗取胃粘膜組織進行病理檢查,使病變的性質得以明確。

近年來出現的雙孔道胃鏡,還可以把刀、剪及圈套器等手術器械送入胃內,可以不必開刀就能切除胃內的息肉、腫瘤或取出異物;也可以把超聲探頭放在鏡端,在觀察胃粘膜表麵形態變化的同時,了解粘膜深部及毗鄰髒器的病變;也可以把遙感裝置送入胃內測定各部位的內壓變化;也可以將激光和微波等引入胃內,用於止血和治療潰瘍、腫瘤等目的。

電子胃鏡的出現使胃鏡又發生了一次飛躍。微型攝像機鏡頭進入胃內、加上電子計算機使圖像更加清晰、逼真,同時也解決了纖維斷裂影響觀察的問題。

相信由於現代高科技的進步,胃鏡將會具有更神奇的功能,為人類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