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史前人類社會(1)(2 / 3)

大約從2·25億年到7000萬年屬於中生代。這段時期是爬行動物空前繁盛,裸子植物取代蕨類植物,而最典型的爬行動物就是恐龍。但這位曾經地球的霸王就是在這段時期遭遇了滅頂的災難,當然一些植物也沒能順利逃脫厄運。大量的動植物被埋在地下,一年年接受自然的演化,最終變成供後人挖掘的地下寶藏,煤礦、石油和金屬礦蔵。

恐龍時代的消失,同時代表著新生代的開始。這時,地球已經進入了哺乳動物時期。鳥類和被子植物成為地球的主宰者,自然界也產生了新的變化,人類就要誕生了。

我們的地球,大約已有50億歲的年齡。他在30億年前開始孕育生命,1500萬年前有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直到長成我們現在的這個模樣,它已然走過了不計其數的歲月曆程。盡管在這方麵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但科學家們已經能夠粗略地研究出他的發展過程。這其中,出土的遺骨和工具為他們提供了特別重要的見證。

第二節我們的祖先

我們知道,動物是由海洋裏的微生物演化而來,植物是由蕨類植物所繁衍,他們都有自己的祖先,那我們人類呢?我們的祖先是誰?

想要追蹤人類祖先的足跡,需要將時間推到史前時代。雖然人類文明僅僅隻有幾千年的曆程,但在文字出現以前,人類早就已經在生活在這個星球上了。到現在,依然有很多科學家忙著研究人類起源的曆史,並試圖重新構造人類祖先的言行舉止和生活環境,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不斷在進步,這樣的生活畫麵正逐漸以嶄新的麵貌出現在我們麵前。

現代人的祖先擁有一大串的名字,科學家們依據祖先們的骨骼和一些遺留下來的物品來判定他們是怎樣演化到現代人類的。根據現代人的一些特征和能力,現代科學家分析出我們祖先進化的過程。在研究的過程中,生產工具令科學家們陷入了深刻的思考中,因為它們是祖先征服世界的第一武器。一些資料顯示,在250萬年前,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石頭工具。

科學家憑借大腦的能力來判斷祖先的生活能力,同時這也是人們衡量能力的一個標準。就在大約50萬年前,人類祖先的頭顱大小已經很接近現代人。然而,語言也同樣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一種能力。我們的祖先曾像動物那樣,用叫聲來互相交流。科學家更是指出,在4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能用聲音來表達內心的思想了。

科學家們一致認為,人類的原始本性能夠體現出人的精神狀態。他們考察到,在6萬年前,人類就已經懂得埋葬屍體的行為。到了冰川時期,人們已經能夠在洞壁上刻畫圖案,製作出逼真的圖畫。這些行為完全足以表現出那時的生物不隻是生物了,而是人類,這標誌著人類在地球上正式出現了。

一些最權威的考古依據這樣反映,早期的原始人類在大約500萬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靈長生物,人類其實就是這些靈長類生物的後代。這裏所說的靈長類並不是指猿猴,最初的靈長類都是雙腳直立行走,而不是像猿猴那樣四肢爬行。

直立行走使靈長類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因為這樣很容易讓他們看到前方的情況,有助於捕獵食物,騰出了上肢,他們最終學會了如何使用工具。就在幾千年的發展曆程中,類人猿也開始逐漸習慣騰出上肢,直立行走。漸漸地,人類的上肢開始變的短而細小,下肢則變得粗大有力。但他們還是無法擺脫自己身上帶有的猿類特征,他們的頭顱也隻有現代人的三分之一那麼大。

早期人類又經過了長時間的進化,他們逐漸開始掌握生產工具的使用。

到了十九世紀,為了區分人種問題,人類中出現了一場激烈的爭辯。最終,人們發現了很多人猿類人種,但他們並不都是現代人的直係祖先。

後來,科學家們經過漫長的科學研究,發現了地球上最早的猿人,那就是生活在450~500萬年的埃塞俄比亞地猿始祖種。到了公元2000年,人們發現了更加古老的猿人——千禧古猿人。他們生活在非洲的肯尼亞,時間大概是在600萬年之前。就在地猿始祖出現後的130萬年到370萬年後,地球上出現了南方古猿。這時他們已經學會了如何使用石器工具。

當猿類到了進化成“人”的階段,人們常說的“能人”就出現了,在200萬年左右,他們不僅掌握了石器工具,還能捕捉到更多的食物並且擁有更加聰慧的大腦,人已經不是之前的猿類了。站在獲取食物的角度上說,能人開始食用肉類,猿類卻隻使用植物類。並且能人開始嚐試著第一次跨出森林,到更廣闊的地方尋找食物和定居地點,他們已經將石器文明發揚到了一定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