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量天測地的科學家——國內外著名天文學者(1)(1 / 3)

1.尼古拉·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年),現代天文學創始人,日心說的創立者。哥白尼上中學時,就對天文學很感興趣,他曾跟著老師在教堂的塔頂上觀察星空。他相信研究天文學隻有兩件法寶:數學和觀測。他不辭勞苦,克服困難,每天堅持觀測天象,30年如一日,終於取得了可靠的數據,提出了“日心說”,並在臨終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體運行論》。

日心說,也稱為地動說,是關於天體運動的和地心說相對立的學說。日心說認為,宇宙的中心是太陽而不是地球。哥白尼的日心說沉重地打擊了教會的宇宙觀,這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鬥爭取得的偉大勝利。由此,天文學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下解放出來,自然科學也獲得了新生,這在近代科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哥白尼是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一位巨人。他用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學,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遺產。由於時代的局限,哥白尼隻是把宇宙的中心從地球移到了太陽,並沒有放棄宇宙中心論和宇宙有限論。當德國的開普勒總結出行星運動三定律、英國的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以後,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才更加的穩固。後來的研究結果證明,宇宙空間是無限的,它沒有邊界,沒有形狀,因而也就沒有中心。雖然哥白尼的觀點並不完全正確,但是他的理論給人類的宇宙觀帶來了巨大的變革。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對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說:“自然科學借以宣布其獨立並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燒教諭的革命行動,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這本書(雖然是膽怯地,而且可說是隻在臨終時)來向自然事物方麵的教會權威挑戰,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

2.喬爾丹諾布魯諾

科學的殉道士—喬爾丹諾·布魯諾(1548~1600年)出生於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諾拉鎮。他幼年喪失父母,家境貧寒,靠神父收養長大。這個窮孩子自幼好學,15歲那年當了多米尼修道院的修道士。憑著頑強自學的精神,布魯諾終於成為當時知識淵博的學者。

這位勤奮好學、大膽而勇敢的青年人,一接觸到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他火一般的熱情立刻被激起。從此,他便摒棄宗教思想,隻承認科學真理,並為之奮鬥終生。

布魯諾信奉哥白尼學說,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為異教徒並革除了他的教籍。布魯諾的專業不是天文學也不是數學,但他卻以超人的預見大大豐富和發展了哥白尼學說。他在《論無限、宇宙及世界》這本書當中,提出了宇宙無限的思想,他認為宇宙是統一的、物質的、無限的和永恒的。在太陽係以後還有無以數計的天體世界。人類所看到的隻是無限宇宙中極為渺小的一部分,地球隻不過是無限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塵埃。

布魯諾進而指出,千千萬萬顆恒星都是如同太陽那樣巨大而熾熱的星辰,這些星辰都以巨大的速度向四麵八方疾馳不息。它們的周圍也有許多像我們地球這樣的行星,行星周圍又有許多衛星。生命不僅在我們的地球上有,也可能存在於那些人們看不到的遙遠的行星上。

由於布魯諾不遺餘力地大力宣傳,哥白尼學說傳遍了整個歐洲。天主教會深知這種科學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威脅。於是在公元1619年,由羅馬天主教會決定將《天體運行論》列為禁書,不準宣傳哥白尼的學說。

布魯諾不畏火刑,堅定不屈地同教會、神學作鬥爭,為科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的科學精神永存。1889年,人們在布魯諾殉難的鮮花廣場上豎起他的銅像,永遠紀念這位為科學獻身的勇士。布魯諾後被人們稱為“繼哥白尼之後的天文學家”。不僅如此,布魯諾越發受人尊敬,教會也為昔日的行為感到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