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有多個發射管,這些發射管一排排一層層地排列起來,如同把十幾門或幾十門大炮的炮管捆綁在一起一樣,放在一輛汽車或履帶車上,相當於一個運動自如的小火炮群。
火箭炮的射程遠、火力猛、機動性好、慣性力小,因為結構簡單,所以操作方便。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蘇聯為了對付納粹德國快機械化部隊的快速進攻,於1941年設計製造出了一種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最大射程達8.5公裏,多枚火箭炮一次齊射可發射132毫米火箭彈16發,打得德軍狼狽而逃,因而火箭炮又被稱為“鬼炮”,從此,火箭炮威名大震。
火箭炮是由定向係統、瞄準係統、發火係統及支撐係統四大部分構成的。定向係統的定向器是火箭炮的主要部件之一,火箭彈就通過它來確定方向,而後飛向目標。火箭炮發射的是不帶控製裝置的火箭彈,火箭彈上裝有尾翼,以保證飛行的穩定性,不至於翻跟頭。
現在,世界各國已製出許多種新式的火箭炮。美國從1971年開始,到目前已經造出了多管火箭炮,炮程可以達到30公裏;十二管一次齊射時,相當於28門大炮各發射一次所具有的威力。
火箭炮一般裝在戰車上,也可以裝在飛機和艦船上進行發射,還可用火箭炮散布地雷來打擊坦克,或者用它拋撒炸藥包進行掃雷,以此為坦克在雷區的行進開辟通路等。
高射炮
高射炮是專門用以對付飛機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僅在德國戰場一國領土上,高射炮就進行了1154次對空戰鬥,共擊落飛機1590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戰各方被高射炮擊落的飛機總數,占各國損失飛機總數的一半。
1906年,德國人首先研製出對付飛艇、飛機的第一門高射炮。現在全世界已經有大口徑高射炮,小口徑高射炮,多管聯裝的高射速高射炮,還有機動性強的自行高射炮。炮的口徑從20毫米到130毫米不等,共有20多種。習慣上,人們把它們分成大、中、小三類高射炮。大口徑高射炮用以打擊高空飛機;小口徑高射炮用以打擊低空飛機。在對空作戰中,大、中、小高射炮共同組成一個嚴密的防空火力係統,不管飛機是從高空來,還是從低空來,都逃不脫這麵空中的火力網。
現代高射炮打擊飛機時,首先要測出飛機的高度、飛行速度、航向,算出有關的射擊數據,然後才能擊中目標飛機。這些工作由專門的觀察設備、瞄準機構和解算裝置來完成,包括雷達和光學偵察設備、瞄準具和指揮儀及信號傳遞設備等。
高射炮是隨著飛機的問世而誕生的,它也必將隨著飛機的發展而發展。
自行火炮
自行火炮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世界各國都競相發展這種小巧靈活的作戰武器。
自行火炮,是安裝在各種車輛的底盤上,不需要外力牽引便能自由運動的一種炮。自行火炮的形狀很像坦克。自行火炮把裝甲防護、火力和機動性三種要素全部統一起來,在戰鬥中對坦克和機械化步兵進行掩護和火力支援,使己方部隊免受敵機的攻擊。
自行火炮可分為自行榴彈炮、自行加農炮、自行反坦克炮、自行無後座力炮、自行迫擊炮和自行高射炮等數種。根據車輛底盤不同,又可將自行火炮分為輪式和履帶式兩種。現代的自行炮以履帶式的居多。
現代自行高炮的口徑,最小的僅20毫米,最大的也才57毫米。最新式的全天候全自動的自行高射炮,結構和操作都十分複雜,造價也貴得驚人。德國的雙管35毫米自行高射炮,大約由20萬個零件組成,價格比當今最新的兩輛“豹”式坦克還貴。安裝在吉普車上的自行無後座力炮,是目前最簡單的自行火炮。
電磁炮
普通的炮都需要火藥,沒有火藥的炮彈就無法殺傷敵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不少不用火藥的炮。
電磁炮無需火藥,便可以擊毀坦克,擊毀各類攔截導彈。
電磁炮的結構比一般的炮更為簡單,它有兩條十幾米長的銅導軌,隻有幾克重,像五分硬幣那麼大的“炮彈”裝在兩條導軌之間。炮手隻要將兩條導軌接上電源,一按電鈕,炮彈就被飛速射出,迅速從幾十米的厚鋼板中一穿而過。
為什麼小小的電磁炮彈丸,意能穿透厚厚的鋼板呢?原來,電磁炮彈丸雖小,但其飛行的速度非常快,達到每秒飛行6000米,比普通槍彈的速度還快四五倍,這樣的電磁炮彈撞擊鋼板時就產生比較大的動能,具有足夠大的穿透力。這與飛機在空中飛行時碰上小鳥,就會被撞個洞的道理一樣。
這種彈丸的高速度是在電磁場中產生的。正如電動機通上電後能飛快地旋轉,兩者道理一樣。因為電動機中的轉子和定子分別產生了磁性,根據同磁性相斥、異磁性相吸的原理,就產生了電磁力,推動轉子快速地轉動起來。同樣道理,彈丸相當於馬達的轉子,兩條導軌相當於定子,接通電流後,自然就會產生強大的電磁力,將重量很輕的彈刃以很大的力迅速從導軌上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