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附錄 千奇百怪的植物(1)(1 / 3)

植物葉子的作用是什麼

植物的葉子裏有很多綠色的小顆粒,叫葉綠素,它是葉子製造養料的原料。但是光有葉綠素還不行,葉子還要用氣孔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吸收根和莖輸送來的水,再依靠太陽光的幫助,就能製造出糖類,包括葡萄糖和澱粉,並放出氧氣來。製造出的養料被輸送到植物各部分器官,供生長使用。

植物的葉子為什麼有大有小

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植物,雖然它們的顏色大都是綠的,但形狀卻千差萬別。如果我們再細心一些就會發現,植物生活環境不同,它們葉子的大小也不同,生活在南方多雨環境中的植物,如椰子、油棕等,它們葉子又寬又大,這樣使植物可以充分吸收陽光,調節體內水分含量,而在寒冷或者幹旱地區生長的植物,如鬆樹、楊樹、仙人掌、光棍樹、麻黃等,它們的葉片很小,有的甚至退化成了針狀,用以減少風沙危害和水分蒸發,使植物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

為什麼植物也能睡覺

植物不是人,不是動物,也會睡覺嗎?是的,植物也會睡覺。白天,植物的葉子全部伸開,接受太陽照射,晚間,植物的葉子就收攏在一起,這就是休息,也就是睡覺。植物睡覺可以防禦寒冷,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好辦法。小朋友,你不妨觀察一下身邊的植物的葉子(花草莊稼樹木都行),看看白天和夜晚有沒有變化,好嗎?

植物的葉子部是扁平的嗎

縱觀自然界的植物,它們的葉子大都是扁平的,這是因為扁平展開的葉片與外界接觸麵積最大,可以充分接受太陽光的照射而進行光合作用。但植物的葉子並非全部如此,例如在幹旱及寒冷地區牛長的杉樹、仙人掌等的葉子便是針狀的;豬籠草的葉片前半部分是瓶狀捕蟲器;豌豆為了適應攀緣的生活方式,一部分小葉逐漸演變成卷須形狀。所以自然界中,雖然大多數植物的葉子是扁平的,但由於生活環境條件的不同,也有一小部分植物長有其他形狀的千奇百怪的葉子。

植物會呼吸嗎

無論人或動物,都必須時時刻刻不斷地呼吸,也就是吸進氧氣,吐出二氧化碳。植物雖然沒有鼻子,卻也不停地進行呼吸。

白天時,陽光普照大地,光合作用非常旺盛,因此,植物就吸進二氧化碳,吐出氧氣。但是,一到晚上,光合作用停止,植物就改為進行呼吸作用,也就是吸進氧氣,吐出二氧化碳。

植物究竟是用什麼吸氣與吐氣呢?

其實,植物的全身都是“鼻孔”,它是用整個身體與表皮進行呼吸,也就是說,氣體自植物體上各小孔與薄膜進進出出,並借此吸氣與吐氣。

所以,如果我們在地窖裏儲存蔬菜水果時,就必須特別注意了。正因為植物會呼吸,而地窖裏陰暗沒有陽光,儲存在裏麵的果實蔬菜,會吐出愈來愈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前往地窖取東西時,須先促進通風,否則可能會悶昏。

植物為什麼不一定都是綠色

小朋友們也常聽到“綠色植物”、“綠色食品”之說。常見的植物,樹、草、蔬菜等大多是綠色。但是,也有一些植物不是綠色的,例如菌類的蘑菇、木耳等,屬於植物,卻不是綠色的,甚至連葉子也沒有,更不會進行光合作用。世界上有4000種的蘑菇,大多可以吃,但有少數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不能食用。此外,海帶等藻類植物也不是綠色的。

植物在水中都會腐爛嗎

如果你用瓶插過花,就會發現要不了兩天,花的莖稈就腐爛了。可是蓮花長在池中卻不會腐爛,這是什麼原凶呢?

植物的根,既能吸收養料和水分,也能進行呼吸。植物根的表皮上,有一層半透明的膜,土壤中的空氣就透過這層薄膜擴散到根裏去,植物也就獲得了氧氣。如果土壤積水,空氣減少,根呼吸不到氧氣,植物就會腐爛,甚至死亡。

水生植物的根內部細胞間隙較大,上下連通,空氣可自由出入,根表皮的半透明膜的滲透能力強。這樣,水牛植物的根就能吸收水中的氧氣,通過內部細胞間隙,供根呼吸。何況某些水生植物的莖、葉還能儲養水,難怪不會腐爛、死亡。

綠色植物在黑暗中可以生長嗎

在陽光下生長的綠色植物,是靠體內的葉綠素在光合作用下製造各種生長所需的有機物而生存的,植物如果長時間被放置在黑暗的環境中,其中所含的葉綠素便會遭到破壞,這樣,植物的葉子便會變黃,沒有了葉綠素,植物便不會產生生長所需的澱粉、蛋白質等物質,便會慢慢地枯死。

植物可以作藥用嗎

有沒有聽媽媽講過,白橘劃草能防治肝炎,橘子皮能清熱消痰?

其實,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有治病的功效。如我們常見的紫茉莉和桔梗等等。

紫茉莉在民間一般人稱為煮飯花,因為它多在人家煮飯的時間開花。除了可觀賞外,紫茉莉也是很好的藥用植物,它的根部可治療胃潰瘍和扁桃腺炎。桔梗花的黃褐色根部,也可當作藥用,對於喉嚨痛和支氣管發炎,都有一定的療效。此外,毛地黃對心髒有益;牡丹具有消腫的功能;人參則可以進補,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