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坦克的車體比普通坦克的體積要大,而且呈船形,還能在水中浮動。有的水陸坦克利用特別的履帶劃水前進;有的水陸坦克用螺旋槳推進;有的水陸坦克用噴水式推進器噴水前進。水陸坦克每小時的航行速度可超過10公裏,能抗三四級風浪,被稱為“水中蛟龍”。
現代坦克都具有潛渡性能,一般情況下,隻需15-30分鍾的改裝,就可以通過水深4-6米、流速每秒1.5米的水障礙。坦克潛流時,就由其炮塔頂上的氣筒供給車內足夠的空氣。車內的每個人都備有潛水麵具,一旦坦克因故進水時,車內人員仍然可在車內堅持一二個小時。有些中、輕型坦克還備有圍帳,用以防止水滲入車內。坦克的排氣主要靠單向活門,發動機的廢氣可直接通過單向活門排出,但排水過程中不能倒流進入發動機。
在水中駕駛坦克,雖然有羅盤裝置,可以大致找到方向,但主要還是依靠岸上的指揮。一般通過坦克車內的電台,由指揮台直接指揮駕駛員。先進的坦克還可以用閉路電視係統進行直接駕駛。
偵察坦克
偵察坦克主要是供裝甲兵偵察部隊和空降師使用的特種坦克,同時能在聯合兵種作戰時為主戰坦克不能展開的地區提供火力支援。比較著名的如美國M551“謝裏登”輕型偵察坦克。該坦克車體為全鋁結構,裝備有152毫米炮彈和導彈兩用炮,另配裝有高射機槍和並列機槍各1挺。
導彈
地地導彈
地地導彈與地麵指揮控製裝置、探測跟蹤裝置和發射裝置一起,組成一套地地導彈武器係統。地地導彈可分為地地戰術導彈和地地戰略導彈兩大類。地地戰術導彈主要用於敵方戰役或戰術縱深內的核襲擊兵器,集結的部隊、坦克、機場指揮部等重要的戰術目標。地地戰略導彈主要用於攻擊敵方的戰略目標。
空空導彈
空空導彈是現代作戰飛機的主要空戰武器。空空導彈與航空機關炮相比,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等優點。空空導彈的種類較多,按攻擊方式分為格鬥導彈和攔截導彈;按照製導方式分為紅外、雷達和複合製導彈:按照射程遠近分為近程、遠程和中程導彈。空空導彈最小射程為300-500米,最大射程可達100多千米,可以由飛機從千米以外連續發射數枚,攻擊不同方向的多個目標。
空地導彈
空地導彈通常是裝備在戰略轟炸機、殲擊轟炸機、強擊機、武裝直升機、反潛巡邏機等作戰飛機上。空地導彈具有摧毀率高、機動性強、隱蔽性好、能從敵方防空武器射程以外發射等優勢。空地導彈主要有反艦、反雷達、反坦克、反潛導彈等多種類型。
空艦導彈
空艦導彈是指由飛機從空中發射攻擊水麵艦船的導彈。它可以用於攻擊地麵目標,是海軍航空兵的主要攻擊武器之一。通常由彈體、彈翼、戰鬥部、製導係統、動力裝置等構成。戰鬥部有普通裝藥或核裝藥。
防空導彈
防空導彈是指由地麵或艦船發射、攔截空中目標的導彈,西方也稱之為地空導彈。從40年代初德國開始研究到目前經曆近60年,世界上的防空導彈已研製了三代,目前還在發展第四代。據不完全統計,已研製的型號達120餘種,其中裝備部隊90多種,正在研製的有20多種。
防空導彈的出現無疑對防空體係的組成、防空戰術產生了重要影響。1967年7月,越南從原蘇聯引進了SA一2、SA一3防空導彈,使美軍飛機在北越的損失大大超過預料。1973年12月,美軍在北越的“地毯”式轟炸中被擊落的32架B一52轟炸機中就有29架是被防空導彈擊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