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空導彈
艦空導彈是從巡洋艦等大型艦船上發射攻擊空中目標的導彈,是艦艇主要防空武器之一。它與艦艇上的指揮控製、探測跟蹤、水平穩定、發射係統等構成艦空導彈武器係統。按其射程分為遠程、中程、近程三類;按射高分為高空、中空、低空三類;按作戰使用分為艦艇編隊防空導彈和單艦艇防空導彈。艦空導彈的最大射程達100餘公裏,最大射高20餘公裏,飛行速度為數倍音速。其動力裝置多為固體火箭發動機,也有用衝壓噴氣發動機的。戰鬥部多采用普通裝藥,由近炸或觸發組合式引信起爆。1983年初,美國裝備的“宙斯盾”艦空導彈武器係統,采用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和複合製導,能同時對付多個目標。其發展方向主要是:增大飛行速度和機動性,擴大作戰空域,提高快速反應、抗幹擾和對付多個目標的能力。
非常規武器
原子彈
原子彈是具有很大殺傷力的核武器。它主要由核裝料、炸藥、中子源和起爆裝置等組成。原子彈爆炸時,首先起爆的是裝置點火,很快引起各炸藥塊同時爆炸,同時產生很大壓力,壓力迅速向中心擠壓,使核裝料很快合攏到一起,在中子的作用下,引起鏈式反應,轉瞬間產生幾千萬度的高溫和幾百萬個大氣壓,從而引起猛烈的爆炸。
普通炸彈的威力主要是高溫灼傷和彈片擊傷兩種殺傷方式,而原子彈能產生五種殺傷力:光輻射、衝擊波、早期核輻射、電磁脈衝以及放射性汙染。這些因素都具有極強的殺傷力,殺傷範圍可到達30公裏以外。
原子彈的爆炸方式分為地麵(包括水麵)爆炸、空中爆炸和地下(包括水下)爆炸等。地麵爆炸適用於破壞堅固的地下和地麵目標。水麵爆炸主要適用於破壞水麵艦艇、港口等目標。空中爆炸又分低空、中空、高空和超高空爆炸三種爆炸方式。低空爆炸適用於破壞較堅固的地麵和淺地下目標;中空爆炸適用於殺傷地麵上的暴露人員和破壞不太堅固的地麵目標;高空爆炸用於大麵積殺傷地麵上暴露人員和破壞一些脆弱目標。超高空爆炸用於攔截戰略導彈和擊毀戰鬥機群。地下爆炸主要用於破壞地下重要的工程設施,或阻塞關卡、隘路。水下爆炸主要用於破壞水下、水麵艦艇和水中的各種設施。
氫彈
1961年10月30日,前蘇聯在新地島4000米的高空爆炸了一枚當量為5800萬噸的氫彈,彈重10噸左右。這次引爆,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核爆炸試驗。
氫彈,是利用氫原子核聚變反應時所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殺傷破壞目標的爆炸性武器。因為氫的原子核要在極高的溫度下才能發生聚變反應,所以,氫彈又叫熱核武器。
氫彈的威力比原子彈的威力大得多,它主要由熱核材料、引爆原子彈和彈殼等部分組成。氫彈的爆炸過程,就是原子彈爆炸的過程加上氫核聚變的過程之總和。而且,當時產生的威力相當於1040萬噸的炸藥產生的威力。
中子彈
在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相繼問世以後,美國於1977年6月研製成功了另一種核武器——中子彈,這種新型的武器被稱作第三代核武器。
中子彈,是以核爆炸時所放出的大量高能中子作為主要殺傷因素的一種新型的戰術性核武器。高能中子流對人員的殺傷效果特別顯著。它的威力一般相當於1000-3000噸TNT當量的破壞能量。一枚1000噸TNT當量的中子彈在200米高空爆炸,離爆心900米範圍內的坦克乘員,要麼立即昏迷,要麼永遠失去戰鬥力,至多在10天後全部死亡。戰場上,按每平方公裏有40輛坦克來計算,一枚中子彈可使成百輛坦克的乘員立即喪失戰鬥力,200多輛坦克的乘員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