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上有會捕鳥的樹嗎
在南美洲秘魯南部山區,有一種會捕鳥的樹。這種樹的樣子很像棕櫚樹,巨大的樹葉上,長滿了又大又硬的長刺。當小鳥感到十分疲勞,落到樹上休息時,就會碰到尖刺,輕的受重傷,重的馬上就會死去。當地的農民都喜歡在房前屋後栽這種樹,這樣他們便能天天吃到新鮮的鳥肉了。
為什麼有些果樹開滿了花卻不結果
有些果樹在果園中會盛開花朵,但是,這麼多的花朵到了秋天,卻無法結出果實,令人不禁大失所望,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所有的植物都必須經過受精過程,才會從開花到結果一路順利地發育生長,如果缺少了適當的花粉授粉,那麼即使開了許多花朵,仍然不會結出果實來。
某些果樹雖然有雌雄蕊的完全花,可是自身開花結果的成功率相當低,通常都必須借助其他品種來幫忙授粉。花期一結束,沒有受精的花就會凋落,果樹因此形成隻開花不結果的情況。
夏天在樹蔭下為什麼涼快
在樹陰下,除了太陽曬不著以外,還有樹上的葉子在不斷地散發著大量水分,好像向空中噴水一樣,樹木越多,向空氣散發的水分越多,這樣,樹木周圍空氣就比較潮濕。在樹陰下站著,人們便感覺涼爽。
秋天的樹葉為什麼會變色
樹葉一到秋天就由綠色變為紅色或黃色,最後落在地上,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並不奇怪。但是,樹葉為什麼會變色?其中之謎現在已被揭開。
科學家們發現,樹葉的變色與某些激素及化學物質的變化有關。每年春天和初夏,就有三種不同的激素進入樹的各個部分,加快新生綠葉的生長。初秋,激素脫落酸和乙烯等聚積到樹葉裏,於是,樹葉便開始變色過程,樹葉在落地枯死之前,將水分和促進樹葉生長的化學物質送回樹幹、樹根。這些化學成分包括氮、磷、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
實際上,樹葉裏本來就存在著多種顏色,隻是由於其中的葉綠素成分多,將其他顏色掩蓋住罷了。但是,到了秋天,即將枯萎的樹葉將葉綠素送回樹幹以後,樹葉裏這些顏色就可顯現出來,這就是我們看到紅、黃等不同顏色的原因。與此同時,在樹葉梗部的一組特殊的細胞也開始枯萎、脆弱,遇到風、雨侵襲,很容易折斷,於是葉就落地了。
冬天小草死了嗎
小草沒有死。冬天到了,小草的葉子幹枯了,可是在地底下的根莖沒有死,它們躺在地裏睡覺哩。到了明年春天,根莖上會長出許多小芽來,小芽芽鑽出地麵,慢慢地,小草就又長綠長高了。
為什麼冬天麥地不怕踩
冬天,我們有時可以看到有的農民毫不在意地在麥地裏走來走去,一點也不心疼會踩壞自己辛辛苦苦種下的麥苗,更有甚者還會用石滾壓麥地,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冬天正是麥苗長根和靠近地麵的根形成分枝的季節,麥葉受到損傷會使更多的養分用於長根,並且這樣做也有利於保溫、防風、防凍,使麥苗更好地生長。但立春後,麥子開始拔節抽穗,如果這時再踩倒麥子,便會把它們踩死。
有會下雨的樹嗎
在斯裏蘭卡,生長有一種奇特的樹,叫“播雨樹”。這種樹的樹葉中間凹陷,像隻碟子。每當夕陽西下時,葉子就卷成小團,並起勁地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在裏麵珍藏起來。有趣的是,播雨樹到了中午時,由於烈日的照射,葉子突然會展開,播下雨來,灑在過路人的頭上、身上,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所以,在種有這種樹的林蔭道上漫步,你可能會領略到這意想不到的“雨水”。
有出牛奶的樹嗎
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地區生長有一種樹,這種樹樹皮光潔,奇怪的是,如果劃開樹皮就會流出白色的乳汁,很像牛奶,當地人把這種樹稱作“牛奶樹”。牛奶樹裏流出的乳汁如果用清水衝好後並煮沸,真和牛奶一樣可以飲用,而且味道好極了。一般劃開一個口子一小時可流出一公斤多“牛奶”,“牛奶樹”真可謂經濟實惠的寶樹。
為什麼竹子“腹內”空空
竹子是禾本植物,不是樹木,樹木是實心的,而竹子與其他一些植物,如水稻、小麥、蘆葦和芹菜等一樣,莖的中心是空的,最初這些植物也和別的植物一樣是實心的,但是,後來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它們卻出現變化,莖漸漸變成空心的。空心莖比實心莖更有利於它們的生存,拿竹子來說,它從小到大,莖的粗細沒有變化,但是成熟後卻長得特別高,最高的毛竹竟高達22米。俗語說:“堯(高)堯者易折”,意思是說又細又高的物體容易折彎(或斷)。按理說竹子又細又高,很容易折斷,但是由於它的莖變成了空心,呈“工”字型結構,能支撐較大的力量,使身體堅實挺直,不容易折斷。
為什麼竹子隻長高不長粗
竹子是單子葉植物,能生長許多年,但是,它一出地麵就不會再長粗了,隻能長高。樹能長高、長粗,是因為樹是雙子葉植物。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的莖有很大的區別,雙子葉植物的莖有形成層,而單子葉植物的莖則沒有。把樹幹截斷從外向裏看,外層為樹皮,(韌皮)中間為形成層,最裏麵為木質部。中間的形成層,細胞非常活躍,它每年不斷向外產生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分,如此一年一年樹皮和木質部分加厚,樹幹就變粗了,由於竹子沒有形成層,所以它不能變粗,隻能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