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魏晉因煉丹而明了火藥開始,至南北朝和唐代時,其配比不斷變化,至宋代時,已有了重大調整,卻依然達不到正確的比例要求。 ..
火藥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在中學化學裏就有介紹。其成份為硫、硝(硝酸鉀)和木炭,化學式中應是一硫二硝三炭,轉化成質量比應為:15:,也就是,若硫的成份占百分之十的話,硝和炭應分別占百分之七十五和百分之十五。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在古時始終無法明白。南北朝時曾公布的秘方中顯示,硫和硝的比例是1:1,炭的含量更低,約占硫的十分之一多點,這樣的結果自然是燃燒不完全,不但如此,還因產生的雜質過多而導致火藥性能不穩定。
到宋時,硝的比例明顯得到提高,卻也隻是在摸索中前進,既沒有依據,也實驗不出來,因而,此時的火藥質量提高了,依然達不到要求。
這些都是常識,對搞工程出身的高峰來,如喝涼水一般簡單,但聽在淩雷耳中,卻無異於驚大秘密。
事實上,這還隻是火藥的基本知識,更細致一些還可以再劃分,如起爆藥(或底火、雷管等)、傳爆藥(或擴爆藥)、射藥、炸藥等等,若能把火藥做到這種程度,已接近現代的程度。
高峰自然不會向淩雷透露那麼多,他不希望淩雷好高騖遠,隻望他能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好,這樣才能打牢基礎。
他與淩雷交流了很久,更多的是傾聽淩雷對火藥的掌控程度。
如他所願,淩雷對火藥果然耳熟能詳,道出的配比也朝向正常數值靠近,特別是硝的比重大幅增加,比硫和炭的總和還要大得多,已接近硝占75%的配方。
但這些並不是高峰想要的,他最想了解的是大宋的火器展到了什麼程度,還有火藥的應用領域有哪些,當然,對淩雷的身份來曆他也很關注。
“淩兄,你這些知識哪裏來的?”高峰終於開口問道。
“嘿嘿。”淩雷尷尬地笑笑道:“不瞞公子,我是逃出來的。”
這肯定不是從家裏逃出來的,稍有腦子的人都能聽明白,其定是從官府逃出來的。
高峰平靜地道:“淩兄放心,在我這裏保證你的安全,直無妨。”
淩雷毫不猶豫地道:“我是從東京火藥作逃出來的。”
東京火藥作倒是聽過,那是專門研製和生產火藥的部門,作坊很大,隻是其中的細節並不了解,沒想到淩雷是從那裏逃出來的,其有這份火藥知識也可以理解了。
高峰沒有詢問淩雷為何要逃出來,而是問道:“火藥作生不生產火器?”
他這也是告訴淩雷,無論你是什麼原因逃走的都不重要,隻要你在這裏好好幹,定然各方穩妥。
高峰沒問,淩雷也沒做解釋,他答道:“火藥作屬軍器監下一個部門,隻負責火藥生產,不負責火器生產,但關於火器我還是知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