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為官之道(1 / 2)

高峰很慶幸有楊邦乂和仇悆兩個幫手,這倆人不僅才華橫溢,更是品格高尚,與他們共事高峰自己也深受鞭策。. .

三人經常在一起探討,得到的共識便是“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

這是孔老二為官之道的一番話,講的是作為領導要做好表率的事情,這也是封建社會官本位製下對官員的基本要求,這種要求就是放眼幾千年後也是適用。

“為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是後人形容官場的一句戲語,高峰卻覺得它極為有道理。

如果他不能帶領民眾走上富裕安康,他是絕對不會任一名知縣的。

任知縣是很辛勞,卻也有成就感,用楊邦乂形容他任知縣後的功績來,那就是“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任知縣之初,高峰並沒有太高的目標,他隻想不停的改變,對不合理的舊體製改變,對不合時宜的做法改變,對影響人們生活的事情改變,沒想到變著變著竟有了一些模樣。

這種模樣雖然還未達到高峰滿意,但在古代已無人能夠越。

對官吏的約束,對行業的規範,對環境的塑造,對民眾的謀利等等,高峰都是按照一種新標準進行打造,這當然都是源自後世的模板,雖然個別情況不合時宜,但有了兩大助手的提點,他做來還是得心應手的。

老子曰:“治大國,若烹鮮。”同樣的,治一縣之境也“若烹鮮”,任知縣已過兩年,高峰這盤鮮已烹出了滋味。

“這還不夠。”高峰靜下來反思了一遍所作所為,不由得喃喃了一句。

他的到來改變了很多,他不知道他的蝴蝶翅膀扇動對曆史影響到了什麼程度,但他一直在心的做回避,以免觸動那幾大曆史事件。

他目前最寶貴的資源除了擁有一些知識外,就是對曆史進程的了解,若因為無心使得曆史事件生了改變,那一切都會失控,他並不想出現這種局麵。

高峰十分清楚,若僅靠他一個微末的官員來改變封建體製,改變人民的社會地位,根本就不可能,就算有所變化也不全麵,更不徹底,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大事件來完成。

大亂大治,亂治,既然清楚了接下來即將生的事情,那就是一個契機,無論成不成,高峰都願意試試。

“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高峰對金錢並不是特別看重,可他還是要全力賺錢。其賺錢的唯一目的便是增強實力。

他記得高有賢曾看著數百萬家資熱淚盈眶,深有感慨的道:“峰兒,這些錢我就是數到手抽筋也數不完了,如此錢財,別我們這一輩花不完,就是往後數幾輩也花不完,可你還要忙活啥呢?”

這是一位老人的不解,也是他的擔心。箭射出頭鳥,錢夠花就行,再多就惹人眼球了,可高峰依然不滿足,還在不停地創造財富,他擔這會成為將來的禍根。

高峰何曾不知道這些道理?他又何曾不想做一名快樂知足的富家翁?可他心頭的陰影無時不在,他必須不停前行,到少在他擁有自保的能力前,他不能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