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誠這才醒悟過來,原來高峰還有後話,隻是被他無理的打斷了。
趙明誠忙拱手道:“請高大人繼續。”
高峰豈能看不出趙明誠的心思?不過,他沒有點明,而是道:“趙大人致力金石研究,可謂碩果累累,特別是《金石錄》,已比肩歐陽公的《集古錄》,稱得上是金石研究的先者。隻是從古至今,金石多不勝數,雖有二冊,也不過是九牛一毛,還有大量的金石沒有收集和摘錄,對此趙大人不覺得遺憾嗎?”
這番話雖未解答趙明誠的疑問,卻也到趙明誠的心裏去了。
歐陽修的《集古錄》共十卷四百多篇,編輯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總計有千種。
《金石錄》三十卷,著錄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來的鍾鼎彝器的銘文款識和碑銘墓誌等石刻文字,著錄拓本有二千種。
《集古錄》和《金石錄》合起來著錄的也不過三千多種,這還不排除二者重複的內容,也就是,還有大量的金石種類並沒有被記錄下來。
作為一名長期進行金石研究的人員,趙明誠自然希望把《金石錄》再次完善。隻是趙家財力再雄厚,那也是趙挺之在位時的事,現在可沒有太多的資金供趙明誠來揮霍,因而,金石的研究也隻能停步不前了。
趙明誠近段時間之所以醉心於仕途,也與此不無關係。沒有金錢為繼,趙明誠清閑了下來,他想找點事做,也就對仕途充滿了渴望,無獨有偶,高峰為他提供了這個平台,使得他心想事成,而他也因此對高峰充滿了感激。
隻是,仕途再美好,對已有了成就的金石研究來,趙明誠也不想放棄,當高峰提起這個話題,他自然是有共鳴的。
看趙明誠點點頭認可,高峰繼續道:“趙大人,合作出書隻是一件事項,完善《金石錄》才是最終目的,我想趙大人也會有此番考慮吧。”
趙明誠當然有此番考慮,隻是他並沒有好的辦法,所以才決定轉移到仕途上去,以希望取得一些便利。
隻是他更清楚,那不過是一個美好的想法,能不能成行還有待考慮,所以他對此並不報多大希望。
聽了高峰的這番話,趙明誠倒是心中一動,他感覺出高峰有好主意,於是問道:“大人,《金石錄》是我夫婦的嘔力之作,我們自然想它盡善盡美,還請大人不吝賜教。”
看來趙明誠動心了,高峰含笑點頭,道:“完善《金石錄》需要大量的金錢和古物,還需要大量的人才和精力,如果單靠一家一院根本難成大事,我的想法就是把此事規模化,除了出書外,還要辦博物館,搞展覽會,必要時還需要進行相關征集和募集,總之一個目的,那就是籌集足夠多的金錢和古物來做此事,這樣才能令《金石錄》留有更豐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