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的提議果然超出了趙明誠的預料,他沒想到高峰的想法更宏大,居然還有辦博物館、搞展覽會、征集、募集等活動,這些相對出書來難度更大,他甚至連個概念都不曾有過。
話間,四人坐定,下人捧上香茶。趙明誠起身恭敬地道:“還請大人詳細敘。”相對金石的研究,他連升官一事也放諸腦後了。
高峰端起茶品了一口,發現香氣撲鼻,知道趙氏夫婦並沒有藏私,連雪藏的香茗都拿了出來,應是真誠待自己,於是問道:“不知趙大人著《金石錄》有何用意?”
“這—”趙明誠聞之一愣,這問題問得突兀,他還真沒想過。
當然,沒想過不代表不知道原因,趙明誠自然知道其中的來龍去脈。
起初研究金石,不過是打發無聊的時光,後來沉浸其中,又變成了一種愛好,直到現在,大概就有留傳後世的想法了。
趙明誠答道:“一為興致,二為賞析,三為留傳。”
答案沒有超出高峰的預料,他笑笑道:“興致也好,娛樂也罷,若能做成事業,那才稱得上傳奇,達到了傳奇就是不想留名後世也是不可能的了。”
接著又道:“《金石錄》繼《集古錄》之後續,若僅僅增加有限的金石之作,實則並無多少出彩之處,無非是內容更詳實些而已,但若做成規模又是不同,那將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它不但能對前人的事跡進行著錄,還對後世有莫大的借鑒作用,就是引導大家養成著錄的習慣也有好處,因而值得大力發展。”
這句話確實到了《金石錄》的尷尬地位,它雖然與《集古錄》的內容不相矛盾,但從書籍的類別來,也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因而,若就此完結,很難成為下第一金石書。
趙明誠當然知曉其中的關鍵,他用心傾聽高峰接著往下。
“一部巨著的誕生,要麼是開僻地的第一本,要麼是大而全,二者必居其一。所以在占不到第一本的要點時,《金石錄》隻能從大而全上著力。”
到這裏時,高峰發現李清照欲言又止,似乎有不同的想法,隻是這種情況不便於表達出來。
高峰沒有理睬,繼續循循誘導道:“出書,既是為了向世人宣傳金石研究的重要性,也是為了補充必須的研究資金,因而程序必不可少。但是僅僅靠此一項還無法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也無法獲取充份的資金支持,這就需要搞一些必須的配套活動了,而博物館、展覽會等就是這個目的。”
話到這裏,趙明誠早已明白了高峰的用意,而且他也讚同這個觀點,隻是他還是問了一句:“就算不缺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眾多金石之物,此事當如何處置?”
這話不假。有錢難買不賣,金石之物各有意義,自然有人不是以價格來衡量的。
對於這個問話高峰沒有回答,而是向風默使了個眼色。
風默會意,側身拿過一個圓盒,打開取出一幅畫軸,展開後向趙明誠夫婦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