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竟是徐熙的《玉堂富貴圖》,這,這可是稀世之物呀!”趙明誠驚訝道。
不僅是他,就是李清照也驚奇地睜大了眼睛,好似不相信看到的一切一般。
見這夫妻倆的表情,高峰總算明白他們對金石的癡迷了,那是一份狂熱在其中。
高峰笑笑,指著圖道:“這幅圖要售價,也不過是幾百兩,可其價值卻遠遠不止,也就是趙大人所的用錢買不到的東西,可是它還是在我的手中,又是為何?”
對呀,趙明誠疑惑地看著高峰,想聽聽他的詞。
高峰毫不猶豫地道:“這就是征集和募集的作用。”
接著又道:“征集和募集不一定非得要占有,可以用合作的方式進行,這樣,既可以彙集大量的金石作品,也可以動員大量的人員參與到整個過程中來,同時還可以節省大量的金錢開支,如此一舉三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趙明誠夫婦立馬眼前一亮,似看到了一條光明的大道出現在麵前。
高峰又道:“這幅《玉堂富貴圖》是一位金石愛好者的珍藏,我本想買斷,可是那位主人貴賤不賣,無奈之下我隻得與他商討,當他得知兩位醉心於金石研究時,便果斷地拿了出來,當然,這隻是借用一段時間,過後還是要回收的喲!”
完,他便叫風默把畫軸收好交給了趙明誠。明知道這隻是借來的,趙明誠也激動的無以複加,他心翼翼地接過畫軸,直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趙明誠喜愛的忘乎所以,李清照同樣喜形於色,隻是她還是保持著一絲清明:“高大人,征集和募集的方法確實不錯,可是如何取信於人?又如何操辦此事?”
這句話李清照實際上隻問了一半,還一句卻沒有問出,那就是趙明誠即將上任萊州,根本沒有時間打理這件事,那此事應該由誰來打理呢?
高峰就是為李清照而來,豈能不知道她的想法和苦衷?
原軌跡中,趙明誠上任時她還保持著一個人在青州獨居了近十年的狀況,那份寂寥實在難以道出,這才有了膾炙人口的《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詞中可以想象,李清照獨自一人泛舟,既在想念丈夫,也推想著丈夫在想念自己,那份眉頭舒展、相思閑愁的形象活靈活現,直讓人跟著她心情起伏,產生強烈的共鳴。
這是一種刻骨銘心的相思、相戀之情,也是一種夫妻分離的閨怨之情,這份情沉重地壓在心頭,實在無法排遣。
也正是因為有了那份心境,李清照才把相思之情寫到了極致,令後人收獲了如此美妙的一首詞曲。